5b753fd5a310030f813cf411
中国日报网 > 轮播图 >
中国日报网 > 轮播图 >

11条试点步行街消费额同比增36.7% 偶然还是必然?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的瓶窑老街在经过两年的小城镇综合整治后正式开街。钟山强调,在步行街的改造中要“打造智慧街区”,要着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加快推广应用5G技术。2020-01-16 08:55

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

据海关统计,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8年增长3.4%。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5%;进口14.31万亿元,增长1.6%;贸易顺差2.92万亿元,扩大25.4%。2020-01-14 10:00

2020年国内油价首调或搁浅 春节后料大概率下调

据卓创资讯测算,截至国内第9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变化率为0.64%,对应汽柴油上调25元/吨,由于仅剩1个工作日,相对应的成品油调整幅度低于50元/吨的调价红线,本轮国内成品油调价或搁浅。下一轮调价窗口将于2020年2月1日24时开启,由于伊朗局势紧张气氛逐渐缓和,李彦预计,春节过后成品油价格下调概率较大。2020-01-14 00:06

打车要涨价!春节期间9地明确上调出租车费

安徽省黄山中心城区(屯溪区、徽州区、黄山高新区)明确出租车临时加价收费标准为每趟次计价器打表价外加价3元。浙江省丽水市向公众征求意见,拟在市区出租车在计价器显示的价格外,每车次另加收最高10元,执行时间不得提前和推后。2020-01-11 00:15

消费调查:谁在买车?

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机会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都至关重要。而伴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正从基础功能的满足延伸至科技智能的追求,智能化、网联化等越来越受到关注。2020-01-10 08:10

商务部:中国消费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市场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8日称,中国国内市场不久将成全球最大,吸收外资仍然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王受文称,在今后中国将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赋予自贸实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探索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2020-01-08 18:49

期待体育产业成为“新支柱”

对于我国体育产业来说,2019年是一个重要年份。为此,市场主体也要俯下身来,在服务消费者方面多下功夫,在运营观念上不断创新,为大众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产品,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01-08 05:58

二手商品在多国受消费者欢迎

图为2018年12月,澳大利亚一家二手商品企业在布里斯班进行二手商品售卖活动。二手商品交易契合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不仅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带动了一系列周边产业的发展 澳大利亚一家二手商品企业创始人雅斯敏·格雷戈里说,社会共享意识和节约消费意识的普及,推动二手商品交易在澳大利亚蓬勃发展。2020-01-07 08:22

去年四季度降幅近30% 蛋价为何快速回落?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月2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鸡蛋价格为每千克9.14元。从供给来看,目前蛋鸡养殖仍处于盈利区间,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产蛋鸡存栏将保持稳定,鸡蛋供应充足。2020-01-06 07:39

2020 新消费 新生活 新期盼

盘点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人的消费生活可谓精彩纷呈。如果说2019年是5G商用“元年”,那么,随着大门洞开,各路品牌商家竞相争抢赛道,相信2020年更多5G消费还在路上。据天猫数据,去年“双11”销售额过10亿的品牌有15个,其中7个是国货品牌,占比46.7%;销售额过亿品牌有299个,其中170个是国货品牌,占比56.9%。2020-01-02 08:10

盘点2019:中国加速建设交通强国

更高水平  2019年,中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2万亿元人民币,新改(扩)建公路33万公里,新增及改善高等级航道385公里,新增铁路营业里程8000公里,新颁证民用运输机场5个。2019-12-29 11:28

2020年5G网络将覆盖所有地级市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要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深化共建共享,力争2020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根据有关规划,2019年我国将在50座城市建设13万个5G基站。2019-12-27 08:19

不止“回忆杀”!国货老品牌潮起来、走出去

国货老品牌潮起来、走出去 大白兔奶糖、雅霜润肤膏、回力运动鞋……这些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老品牌“脑洞大开”。今年年初,美国洛杉矶一个冰淇淋品牌推出大白兔奶糖风味冰淇淋,引发中国网友热烈讨论。2019-12-25 12:43

5G“加速跑”多维赋能数字经济

据报道,近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将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深化共建共享,力争2020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网民“刘俊明”表示,5G能够让互联网进一步深入产业领域,这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有重要的意义。2019-12-25 08:18

进一步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潜力

消费者当期满意指数和总体预期指数值均较高,说明受访消费者对国家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总体乐观 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需要着力解决消费领域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2019-12-24 08:18

激发市场活力 促进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需要进一步激发体育消费热情和市场活力  对于中国体育产业来说,2019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今年的“双11”,安踏、李宁等本土体育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50%,反映出我国健身人群在体育消费方面的旺盛需求。2019-12-23 08:29

航班全价票迎来调价期,过年飞回家得多花钱?

查询发现,国航北京-西安的航班,2020年1月1日票价,经济舱全价为2230-2980元不等,2019年12月19日则为2120-3540元不等;其上海-天津的航班,2020年1月1日经济舱全价为1930元,2019年12月19日则为1910-4270元不等。2019-12-20 09:36

付费自习室受欢迎 背后是人们增长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付费自习室受欢迎,背后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学习动力和热情。作为新的商业形态,付费自习室才刚刚起步,未来如何更加精准对接人们的学习需求,完善行业标准,是这一新业态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2019-12-19 09:34

应用场景拓展 市场需求倒逼机器人产业创新

我国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一些关键零部件技术也取得了突破。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表示,从发展趋势来看,市场未来是可期的。“新兴的细分领域,市场需求倒逼机器人产业的创新。2019-12-17 14:13

农业农村部:11月份全国生猪生产全面向好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王俊勋今日谈及生猪生产形势时表示,11月份全国生猪生产全面向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双双止降回升,猪肉供需矛盾较10月份有所缓解。2019-12-17 10:00

快乐旅游:从好看到好玩

驴妈妈集团品牌发展部负责人李秋妍介绍,寒地泡温泉、滑雪体验、冰雕展、雪地火锅等冬季娱乐和民俗活动成为今冬游客首选。中国游客自由行出游方式的选择也更为多元,包车游、自驾游近年来热度提升明显。2019-12-13 07:54

别让“网红”标签消解了书店的本真

近日,重庆市渝中区一家书店的老板,为他的书店制订了一项规则:凡是来书店打卡拍照的人,必须买一本书再走。当人们在书店里翻阅书籍时,书本中的知识得到了传承,阅读者的灵魂得到了升华,这是书店无法替代的价值。2019-12-12 08:46

猪肉扰动中国CPI 专家指不具大幅上涨基础

题:猪肉扰动中国CPI 专家指不具大幅上涨基础 多个部门陆续出台了生猪生产土地供给保障、政策性保险和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促使近期中国生猪生产出现转折性积极变化。2019-12-10 19:39

5G赛道开启 应用落地仍待时日

距离6月6日5G牌照发放刚过去半年时间,我国5G布局明显加快。王勇指出,要加快网络部署,构建5G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中国铁塔董事长佟吉禄指出,目前,中国铁塔已在全国建成5G基站11万个,三家电信企业使用站址数量增加了一倍。2019-12-10 08:05

居民履行垃圾分类要创新生活方式

一方面,居民参与垃圾分类需要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专业、完备的管理和服务,这对推动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无论是资源化处置厨余垃圾,还是粉碎机直接处理,垃圾分类都将推动居民生活方式改革。2019-12-09 08:26

统计局:文化产业实现规模效益双提升

[3]文化核心领域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6个行业大类,文化相关领域包括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等3个行业大类。2019-12-06 11:52

中国最大陆路口岸前11个月进出境中欧班列2444列次

(记者 李爱平)满洲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12月4日对外消息指,今年前11个月,作为中国最大陆路口岸的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总计2444列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3%。2019-12-04 14:39

深度观察:汽车消费有待释放更多潜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要稳住汽车等消费大头。破除汽车消费限制,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推动汽车限购政策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2019-12-04 08:05

不断开发最接地气的高铁技术

要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我国必须牢牢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实现持续突破。我们还要注重以人为本,要从人民群众的期盼入手,研究最实用、最接地气的技术,建设最能满足群众需求的高铁,这才是建造智能高铁的初衷。2019-12-03 09:26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