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杭州北车辆段合肥东站修以“立标打样”为契机,聚焦生产痛点与管理难点,通过“标准化+”模式精准施策,并融合数智化技术,在提升作业效能、筑牢安全防线、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铁路货车检修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对协作低效、流程不规范等核心问题,合肥东站修靶向发力。在轮对更换作业中,固化“1指挥+2操作+1天车”人员配置,明确28条作业标准,通过常态化演练,使执标问题同比减少80%,单轮更换耗时缩短10分钟。针对制动故障判断难题,编制专项工作法与提示卡,使相关岗位人员判断准确率从70%大幅提升至90%,并实现了配件错装“零发生”。
 
 
 为促进作业规范,合肥东站修系统梳理临修作业全流程,编制了包括作业流程图、岗位提示卡、风险告知卡在内的系列图文指引,让标准一目了然,有效解决了流程执行不一的问题。同时,深化视频结果运用,每月对关键风险场景进行专项复盘,优化了敞车洒水、车门更换等6项作业流程,使典型问题复发率降低50%以上。
在安全保障方面,合肥东站修构建了坚实的标准化防线。对动火作业实施“作业-检查-整改-复核”闭环管理,配置专用洒水设备,明确不同车型的洒水标准,彻底扭转了责任不清、防控缺位的被动局面。空压机房等关键设备区严格执行“日点检+周巡检+季维保”制度,确保了设备“零中断、零故障”运行。此外,通过引入智慧消防安防平台,在重点区域安装48个烟感探测器、8台热成像仪等设备,实现了从“传统巡查”到“智能防控”的转型升级,隐患处置效率提升3倍以上。
数智赋能是此次标准化创建的突出亮点。合肥东站修整合调度、HMIS操作等岗位,搭建了集监测、监控、预警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指挥“驾驶舱”,实现了生产现场的实时感知与异常情况的及时预警。全面推行MES系统,将不良货车记录、5T预警等数据同步至移动终端,实现了照片现场上传、数据即时录入,车辆故障排查精准度显著提升。通过推动集控试风与HMIS系统数据互通,实现了单车试验数据自动上传,作业效率提升近15%。
据悉,下一步,合肥东站修将继续在安全管控、工装能力、职工素质和数智赋能等方面深耕厚植,推动标准化建设走深走实,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保障。(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