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海淀·世界英才说”系列活动启动,助力中外青年深耕海淀沃土

来源:大众网    2025-10-21 19:18
来源: 大众网
2025-10-21 19: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16日,由海淀街道党工委、海淀街道办事处主办的“智汇海淀·世界英才说”系列活动首场座谈会“深耕海淀沃土”成功举办。本次座谈会旨在搭建政府与企业、政策与需求之间的桥梁,为科创人才在海淀扎根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海淀街道打造国际化青年友好街区样板和人才聚集高地。海淀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来自人工智能、光电芯片、生物科技等领域的科创企业代表、青年创业者共聚一堂,围绕人才政策解读、产业前沿趋势、企业发展需求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政策“及时雨” 为人才发展保驾护航

海淀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春泽在致辞中表示,海淀街道作为海淀区的核心街区,正以建设国际化青年友好街区为目标,不断完善对世界各界英才友好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力争成为推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浓厚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氛围的主力街区。海淀街道将以更开放的胸怀、更务实的举措、更精准的服务,吸引、鼓励更多的创业者、企业家在海淀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事业梦想。

为了让与会人才更深入地了解海淀的政策环境,座谈会设置政策解读环节,区人才工作局人才一科干部秦鸿璟,区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公服中心人力资源服务科副科长晏润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科副科长张焱以及街道综合办公室科长陈琦斐,分别就科创青年人才所关心的创新创业政策措施、企业扶持政策、人才引进等政策措施进行了权威、详尽的解读,并就申领渠道和具体流程给出了清晰指引,为人才及企业在海淀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政策指南”。

产业“领航员” 洞见前沿科技新机遇

在英才论道:产业前沿与破局之策环节,光润通科技销售总监刘玉伟、银河通用政府事务副总裁曾辉、云际生物执行董事张璐鸥就把握产业趋势、洞察技术前沿、找到发展机遇等做了深度分享。

刘玉伟以“突破‘卡脖子’:产业链协同与自主可控之路”为题介绍了光电芯片在信息产业中的关键作用;曾辉以“开启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力时代”为题讲述银河太空舱的产业落地经验。阐述了人形机器人如何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以及这一技术将为行业发展带来的变革机遇;张璐鸥以“生物科技前沿:人工智能赋能抗衰老产业升级”为主题介绍了AI技术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应用。

对话“零距离” 直面人才关切

为更直接地了解人才需求,活动设置了“国际化青年友好街区建设头脑风暴”环节。与会代表围绕居住与通勤体验、家庭支持与服务、休闲与文化设施、社区服务与反馈机制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从增设班车、优化社区配套,到举办更多元化的文化活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海淀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汇海淀·世界英才说”系列活动是街道推动大融城西区建设提质升级、打造国际化青年友好街区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要搭建一个服务各界英才、推动多方开放交流的平台,与大家“零距离”面对面。对于大家提出的每一条宝贵建议,我们都会认真梳理、专题研究、逐项落实,努力将大家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我们的“服务清单”和“成果清单”。

“智汇海淀·世界英才说”系列活动是海淀街道打造的人才服务品牌活动,旨在通过政策宣讲、产业交流、需求对接等多种形式,为各行业人才在海淀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接下来,海淀街道将继续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持续关注国际人才的成长与发展,用更优质、更精准的服务,让每一位“世界英才”都能在海淀这片沃土上深耕梦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