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二号船闸完成升级改造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25-10-20 13:4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25-10-20 13: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中建筑港承建的淮阴二号船闸改建升级工程正式交工。作为苏北运河7个梯级船闸中的关键节点,改造后的船闸通航能力大幅提升,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成为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支撑。

据了解,淮阴船闸坐落于淮安市清江浦区,是苏北运河上年均船舶通过量超20万艘次、货物吞吐量突破1.2亿吨的重要枢纽,繁忙程度稳居全国内河船闸前列。然而,自1987年投用的淮阴二号船闸,经过三十余载运行,闸室底板出现管涌现象,潜藏安全隐患,实施系统性除险保安工程迫在眉睫。

据介绍,项目团队针对结构老化、中粗砂地层易引发管涌等难题,锚定深基坑支护、防渗体系构建等关键领域,最终实现六项技术突破,形成一套"地质适应性强、施工效率高、经济成本优"的成套技术方案。

针对回填土区域松散地层流砂隐患,技术团队采用高压旋喷桩构建"加固圈",逆向开挖成槽,使地连墙成槽效率翻倍;通过优化浆液配方、创新底部复喷工艺,为粉砂地层筑起"防渗铠甲";深基坑支护采用"刚柔并济"组合体系,减少土方开挖量并缩短工期;闸室施工运用装配分离式移动模架,适应变截面结构,提升模板周转率3倍,创下单日浇筑量新高。

淮阴船闸航拍

这些创新成果累计节约工期128天,获得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完成2项工法申报、1项QC成果申报及1项论文申报,为全国内河船闸升级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施工现场采用新型水泥毯护坡,工期压缩至5天,碳排放直降六成;"智慧降尘系统"实时监测PM2.5,超标自动启动雾炮机,扬尘排放量低于国家标准四成。

安全管理方面,项目实行"晨会五分钟"安全教育,开展"安全双星"评选,动态更新深基坑、高支模等风险清单并制定防控措施。汛期前的管涌应急演练,28分钟完成险情处置,实现"零事故、零投诉、零超标"管理目标。

据悉,升级后的淮阴二号船闸成为江苏省首个闸室宽度达34米的船闸,通航能力与安全性实现双提升。宽敞闸室、智能调度系统让"随到随过"成为常态,"一次申报、全程通行"服务大幅提升船舶通行效率,助力"北煤南运""西矿东输"货流畅通。

这座老船闸的蜕变,不仅破解了通航安全难题,更打通了大运河与淮河的水运通道,成为长三角物资流通的"绿色大动脉",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动能。未来,中建筑港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守护黄金水道平安畅通,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刘迎松)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