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丨协同创新谋发展 山东自贸试验区打造跨域合作示范样板

来源:大众网    2025-09-18 17:15
来源: 大众网
2025-09-18 17: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编者按:自设立以来,山东自贸试验区始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开放促改革、以创新谋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担当作为。值其建设六周年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多方位解析山东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型开放激发发展活力、以创新赋能产业链、以区域协同构筑开放新优势的生动实践路径。

大众网记者 李玲玉 报道

蔚蓝大海,连接了相隔千里的山东与海南。可如何充分发挥两地海洋资源优势?山东自贸试验区在逐步探索中交出了自己的答案。

自2021年起,山东自贸试验区与海南自贸港就围绕共同的产业诉求和发展定位,先行先试开展了联动探索。当年8月,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与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率先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为进一步推动两地协同发展,2023年10月,山东自贸试验区与海南自贸港签署《区港联动创新框架协议》,明确37项合作事项,涵盖海洋产业、医疗康养、国际贸易、离岸金融等领域。活动中,济南片区与博鳌乐城先行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推动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与博鳌超级医院达成特许医疗“自贸直通车”合作签约,赛尔医学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乐城医院(慈铭博鳌国际医院)达成先进医疗技术联动创新合作签约。

“南繁北育”合作模式使深远海养殖周期由2年缩短至10个月,博鳌乐城两款海外特效药纳入烟台市民健康保……据山东省商务厅相关人员介绍,通过对接海南自贸港,两地已构建“种业、医养、贸易、创新”4个通道,形成南北产业共兴、园区共建、平台共享、成果共享的联动格局。

2019年8月,山东自贸试验区肩负“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使命启航。六年来,这片开放高地以制度创新为引擎。通过鲁琼区港创新联动、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等跨域协作机制,推动资源要素高效流动,以区域协同为纽带,在更广阔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2022年8月,山东自贸试验区牵头成立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涵盖沿黄9省区(山东、河南、四川、陕西、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的12个自贸试验区片区和15个经济功能区。联盟以制度创新为纽带,发布社会信用、审批服务、知识产权、物流运输“四个一体化”合作机制,并促成30个合作项目签约。

自联盟成立以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济南片区聚力建立黄河流域国际商贸合作“会客厅”,借助鲁粤澳自贸联动机制推动黄河流域中医药协同出海,举办黄河流域大健康产业联盟成立大会;青岛片区首创“云端自贸”跨域协作新模式,举办黄河流域贸易大通道合作交流大会;烟台片区将“跨区域通办”事项扩大至教育、民生、社保、人才等10余个领域,首创“全随机评标”新模式,获评“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西接黄河,南联琼州。山东自贸试验区通过制度型开放激发发展活力,以联动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如今正以区域协同为笔,以开放创新为墨,书写省际合作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