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丨效率革命 山东自贸试验区以贸易便利化重构开放新生态

来源:大众网    2025-09-18 17:15
来源: 大众网
2025-09-18 17: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编者按:自设立以来,山东自贸试验区始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开放促改革、以创新谋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担当作为。值其建设六周年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多方位解析山东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型开放激发发展活力、以创新赋能产业链、以区域协同构筑开放新优势的生动实践路径。

大众网记者 李玲玉 报道

“不再需要等待人工审核,在中行企业网银页面点点鼠标,一笔跨境货款‘秒’速直达境外银行”。今年6月,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自贸区支行成功为区内某知名冷链企业办理了首笔跨境汇款“直出账”业务,该企业负责人介绍:“在全球冷链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秒’级出账的资金效率,有效保障了进口供应链的顺畅运转”。

当跨境包裹在72小时内完成从生产车间到海外消费者手中的“极限旅程”,当边境口岸的纸质单证被区块链电子凭证取代,贸易便利化举措正重塑全球贸易规则。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高地,山东自贸试验区大胆闯、主动试,在制度型开放中不断拓宽具有自贸特色的便利化路径。

在济南片区,出口货物“空侧直通”模式实现空陆侧交通“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节省4个物流环节,平均压减物流时间70%,降低成本85%,降低货物的破损率50%。同时,“提前申报+机坪运抵”模式让进口货物到港后可直接分拨提离,无需进入国际货站滞留,整体物流时间压缩70%,提货时间节省6小时,真正实现特殊商品运输“零延时”。

青岛片区则发布《关于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开展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药食同源商品通关改革。此外,打造“中日多式联运·双仓联动”模式,原本需要2周至3周的调货周期被缩短至5天至7天,企业的库存成本能降低20%至30%。

烟台片区同样动作频频。获批全国首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领域税款担保关税保证保险首批试点”,企业办理时限由3天缩减到10分钟以内。首创开展“批次检验”改革,对同一批次的产品实施“一次现场检验、多次申报出口”,提升作业时效90%。

不仅如此,FDA小型企业资质认证“即时办结”、口岸恒温查验、入境交通工具“无接触智能检疫”、“免填即报”出口退税等一批创新举措密集落地。众多的“单点突破”,正汇聚成山东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的“体系优势”。

以“秒”为单位的资金流动、以“小时”计算的物流提速、以“天”为周期的通关变革——山东自贸试验区正以贸易便利化为抓手重构开放新生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经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