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入伏,合肥的天气已经热得让人喘不过气。连续十几天的炙烤,气温屡屡突破39℃,而杭州北车辆段合肥运用车间的钢轨旁,地面温度更是飙升到70℃。站在股道间,劳保鞋底像要被烫化,站一会儿,热浪就顺着裤腿往上蹿,连视线都被烤得微微扭曲,汗水刚渗出皮肤,就被蒸发得无影无踪。
“3道X8053次两边防护已插好,全组开始作业!”对讲机里传来值班员的指令。正午的太阳烫得人后颈发麻,但我们谁也不敢慢半分。暑运正酣,电煤列车一趟趟往电厂跑,中欧班列的集装箱在股道里排成长龙,每一趟列车的安全正点,都牵着千家万户空调里的凉风,连着外贸物资畅通的路。
我戴上手套,拿起列检锤,弯腰钻进车底。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滴在走行板上,“滋啦”一声就没了影。在背阴面作业时,汗水浸透衣衫,不断向下滴水;转到迎阳面,热风一吹,衣服又迅速干透,只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盐渍在工作服上格外的显眼。
列检的作业标准牢记在心里,规定动作早已成为手上的惯性动作:“五必敲、五确认、两捆绑、一插设”,每一条都不能含糊。列检锤敲在螺栓上,“当当”的脆响得支棱起耳朵听,要是哪一声带着闷沉,就得蹲下来仔细确认,说不定是隐患在“躲猫猫”。暑运期间车流量大,每辆车要敲172次螺栓、查37个关键部位,一天下来,我要挥锤三万多次,行走三四万步,人均检修200余辆货车。
下午两点的太阳最“毒”,风都带着热气往毛孔里钻,像一堵无形的墙压得人喘不过气。汗水糊了眼睛,得赶紧用手背蹭掉,手里的列检锤却不能停——车底的制动阀、轮对踏面,一处都不能漏。
总算熬到傍晚,太阳收起了最烈的锋芒。回望股道间,一列列货车整齐排列,在夕阳下泛着金属的光泽。它们将载着煤炭、货物,驶向全国各地,甚至远赴中亚、欧洲。而我们今天的汗水,就是它们安全正点运行的保障。(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