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张开鹏:中国是最重要战略支点之一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2025-07-21 18:11
2025-07-21 18: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企业的供应链建设不能再只看成本,更要看能力、看抗风险水平、看是否有足够的敏捷性和本地化响应力。施耐德电气坚定推进‘多中心’战略,中国则是我们最重要的战略支点之一。”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中国区负责人张开鹏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上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全球产业链格局加速演变、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与极端气候频发的背景下,企业的供应链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张开鹏认为,过往单一中心化的供应链体系暴露出显著脆弱性,企业供应链应当从单一追求效率的范式,迈向“高效、韧性、绿色并重”的新阶段。一直以来,施耐德电气坚持推动构建“多中心”全球产业链布局,确保在全球不确定性中保持业务连续性和快速响应。

张开鹏表示,施耐德电气强调“全球化组织+本地化决策”。这样的运营机制,使得公司在面对地缘风险、原材料短缺、价格波动或技术壁垒时,可以迅速在本地调整资源、优化业务路径。同时,构建更短、更快、更灵活的供应链体系,可以帮助施耐德电气更好地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中国在施耐德电气的“多中心”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施耐德电气坚持‘中国中心’战略,中国不仅是施耐德电气的研发与制造重镇,也是‘绿色、数字、协同’三重创新战略的先行试验场。”张开鹏说,“中国在多领域具备关键优势,有能力并且必然成为全球产业链升级的重要引擎。首先是全产业链协同能力强,本地供应商体系齐全,响应速度快、成本优势明显,为企业构建本地化、高效能供应链提供了强力支撑;其次是创新土壤肥沃,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对新技术高度开放,加之国家层面对创新的大力支持,使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创新成果得以快速孵化、验证与应用;第三是人才红利显著;第四是政策环境开放、营商氛围积极。”

据介绍,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已建成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其中包括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2家世界级“灯塔工厂”。施耐德电气还依托北京、上海、无锡、西安和深圳五大研发中心及多个创新实验室,持续推进本地化研发。此外,公司积极推动生态圈伙伴协同减碳,联合核心供应商构建了强韧、高效的端到端绿色供应链体系。

张开鹏介绍说,施耐德电气不断加码在华投资,强化“中国中心”战略的基础和能力,近年来连续落地“数字配电中国研发中心”“中国研究院自动化研发中心”“关键电源创新实验室”“金山创新实验园区二期”等一系列研发机构。此外,北京亦庄工业园扩建和无锡新工业园将于今年底前竣工,厦门新工业园也将在明年一季度落成,并将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最大的中压生产基地。

“‘中国中心’战略不但提升了施耐德电气本地供应链能力,许多成果还反哺全球市场。未来,施耐德电气将持续强化‘中国中心’战略,以技术驱动、管理升级、生态协同为支撑,打造更高效、智能、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张开鹏说,“同时,施耐德电气将进一步发挥‘赋能者’角色,助力更多中国企业走向全球,携手构建协同共赢的全球产业生态。”(经济日报记者 袁勇)

(袁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