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伪存真:央视揭秘“无菌蛋”乱象 高品质“可生食鸡蛋”获肯定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3:1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3: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期,各大电商平台涌现出大量“无菌蛋”产品,商家宣称其“安全无菌”,价格差异大,令消费者真假难辨。面对“无菌蛋”乱象,CCTV-1《朝闻天下》与CCTV-13《共同关注》推出新一期“真相来了”专题报道,揭秘“无菌蛋”真相,为消费者日益高涨的高品质蛋品消费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央视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大洲,对“无菌蛋”产品进行溯源。朱大洲表示:“对于鸡蛋来讲是很难做到完全无菌的。‘无菌蛋’这个名字对消费者来讲,会造成误导,认为蛋特别干净、特别安全。”实际上,市场上所谓的“无菌蛋”,其实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高品质鸡蛋品类——“可生食鸡蛋”,其核心特点是不含沙门氏菌,安全性更高。

通过深入调查央视记者发现,目前在各大电商平台上,一些商家们宣传、销售着各种“无菌蛋”产品,有的商家称“无菌蛋的蛋壳很干净,没有鸡屎,就代表没有大肠杆菌”。有的商家标榜“每颗无菌蛋,都能达到国际双重认证”。还有的商家以价格为卖点,宣称在超市要卖到两三块钱一枚,甚至更贵的无菌蛋,在直播间购买“9块9,到手10个还包邮”。

实际上,要实现鸡蛋内外均不含沙门氏菌,“可生食鸡蛋”需要经过一整套复杂而严苛的生产流程。央视记者实地采访四川一家知名蛋品生产商时了解到,每一枚种蛋都要经过多轮沙门氏菌检测和净化,才能进入孵化环节。孵化出的鸡苗,还需经过两道严格体检,最终合格的蛋鸡会进入无沙门氏菌的专用鸡舍饲养。随后记者采访了西南科技大学博士、绵阳可生食鸡蛋研究院张琼莲,详细了解可生食鸡蛋的生产过程。张琼莲表示在养殖环节“(蛋鸡)生活的环境温度、空气质量,包括每天的采食和饮水,都是通过智能化的设备进行控制的,避免外源带入有害的微生物,包括沙门氏菌等。”,在饲料环节,每一批购入的饲料都需在实验室进行深度检测;而在蛋品生产环节,工作人员还要对每天生产出的鸡蛋进行抽检,将鸡蛋打碎后再进行安全检测,把好最后一道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