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中华文化促进会易学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二次代表会议在京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探讨易学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路径,并审议多项重要管理制度。中华文化促进会驻会副主席陈钢,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所教授、博导廖名春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易学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共聚一堂,为易学文化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易学基础教程》副主编王德有,上海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儒教研究专家李申通过信函的方式祝贺。
会议议程聚焦制度完善与学术创新
会议伊始,中华文化促进会驻会副主席陈钢致辞,强调易学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价值。他回顾了专委会自成立以来在标准化建设、教材编撰及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并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易学文化的学科化、体系化发展。廖名春教授呼吁学界重视易学的历史价值与社会影响力,建议通过专题研讨会深化研究,促进跨学科对话。
随后,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文化促进会易学文化专业委员会管理条例(修订稿)》等十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易学文化传承与推广的规范体系。会上还表决通过了新增副主任委员名单,并颁发聘书。
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七大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易学文化的传承需兼顾学术深度与大众普及,既要坚守文化本源,也要创新表达方式,使其更贴合现代社会需求。
会议最后,中华文化促进会驻会副主席陈钢总结发言,指出本次会议为专委会未来的工作规划明确了方向。下一步,专委会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深化易学文化研究,推动学术成果转化;加强行业监管,规范易学文化传播秩序;拓展行业交流,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为易学文化研究搭建了交流互鉴的高端平台,更标志着专委会在制度化、专业化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未来,专委会将以守正创新的姿态,持续推动易学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深度融合,让这千年智慧在传承中焕发生机,为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据悉,中华文化促进会举办的2025年10月易学文化水平测试正在报名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