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田间万物新,烟苗铺展绿渐深。走进会理烟区,一片片烟地波澜起伏,一条条烟垄错落有致,一株株嫩绿的烟苗相继移栽到田里,现场展现出一幅幅“烤烟大田移栽忙、产业发展新希望”的新景象。
抢抓农时开展大田移栽(龙岗 摄)
“移栽时一定要把肥料和窝土充分拌匀,深栽壮苗,浇足定根水……”4月14日,会理市茅草烟站网格技术员邱剑一边详细讲解烟苗移栽技术要点,一边俯身栽下烟苗做现场示范。
烟叶长势好,移栽很关键。如何让烟叶移栽效率再高一点、用工再省一点、强度再低一点?今年以来,会理市局(分公司)锚定“优产优供”及打造标准化生产标杆的目标,以“提质增效”为主题,以管理、技术、操作“三标合一”为指引,压茬推进优合同、优育苗、优移栽等策略落地落实。
“年初以来,我们以工业企业质量反馈意见为基准,找准重点品牌主配方需求,推动工商研‘共商、共建、共认’; 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坝坝会等方式,‘一对一’针对性开展政策宣贯,引导烟农、网格技术员将‘三标合一’内化于心,树牢以质量取胜的意识,确保烟叶生产各个环节‘一套标准、一个流程、一个样板。’”市局(分公司)副经理陈汉发介绍。
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屈靖雄 摄)
按照“控大、育中、扶小”原则,把合同计划精准投放至以种烟为主业、种植技术好、配合度高的烟农,让“80、90、00后”年轻烟农比例提升至37%,“橄榄型”种植主体结构进一步彰显;以培育优质壮苗为核心,公推公选烟农代表,与技术员全过程跟踪做好技术服务与管理监督,确保充足适龄无病壮苗进入大田移栽;以提高移栽集中度、缩短移栽期为切入点,提早开展水源摸底排查,组织动员烟农通过引、蓄、拉、提等多种方式加强蓄水,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做好抗旱准备;聚焦理想株型培育,探索“农家肥+有机肥+秸秆+绿肥”的土壤保育新路子,采取“自给自足+外部采购”双渠道方式指导烟农增施农家肥,打好“烟叶增油”组合拳,走稳了2025年烟农增收的“第一步”。
“以前一到栽烟就犯愁,栽早了怕不来雨,栽晚了又怕影响烘烤。‘膜下小苗移栽+水肥一体化滴灌’真是黄金移栽组合,种烟轻松不说,烟苗成活率也提高了,省时省力又省心。” 谈起烟叶移栽方式变迁,城北街道办事处铁厂村职业烟农李显军深有感触。
推广整地起垄打窝一体机提高移栽质效。(李登美 摄)
针对会理山区地形,市局(分公司)坚持“量身定制、缺啥补啥”,在干旱地区大力推广“膜下小苗移栽+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坝区推广微耕机、整地起垄打窝一体机、覆膜机等机械,动员烟农开展小改小革,自主发明烟窝基肥搅拌器、简易移栽器等,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作效率,做到“一站一策、一网格一方案。”
从“人背马驮”到“机械穿梭”,从“经验种烟”到“标准引领”,各网格技术员、党员先锋化身“田间卫士”每日穿梭在阡陌之间,严格移栽标准,严把移栽质量,持续深化全周期“保姆式”技术服务,让烟农吃下“定心丸”。“在烟草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从选址、备耕到移栽,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操作。今年的烟苗质量很好,移栽的时机也把握得恰到好处,只要后期管理跟得上,相信今年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益门镇益门社区种烟大户李子有信心满满地说。
春种一株“苗”,秋收万担“金”。“我们将树牢‘好烟叶是管出来的’工作理念,坚持‘栽下就管、一管到底’,将管理、技术、操作‘三标合一’落实在田间地头,用精细田管筑牢烟叶提质增效基础,护航‘黄金叶’产业,助力烟农‘金叶生金’。”陈汉发如是说。(会理市烟草专卖局 郭万辉)
责任编辑: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