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心未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功完成一次性使用磁定位桨型标测导管指导下高密度标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来源:宿迁网    2025-03-26 17:20
来源: 宿迁网
2025-03-26 17: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前,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正大力鼓励创新医疗器械的准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和通知,鼓励医疗机构采用经过验证的创新医疗器械,以提高医疗服务患者的质量和效率。这些政策通常包括了对医院采购和使用创新医疗器械的激励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公众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机会。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胡宏德、崔凯军教授团队的带领下顺利完成了全国首批一次性使用磁定位桨型标测导管(OPTRELL)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这例手术的圆满完成,不仅彰显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创新标测技术的持续关注以及在房颤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将让广大房颤患者同步享受到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次术中所使用的OPTRELL是一款多电极磁定位桨型标测导管,导管头端具有36个电极,呈2.4*2.4cm等间距网格状分布,3平方厘米平面桨型设计导管,可以更好地贴合心肌,减少导管机械刺激的早搏。OPTRELL搭配Carto3系统的局部传导矢量箭头,可以实时显示心肌电信号传导速度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在标测过程中快速识别关键区域,识别传导与阻滞情况,帮助术者更好地判断疾病机制,提升术中诊断效率,减少手术时间;同时OPTRELL在未来可以搭载更新的晚电位标测算法(LAM)以及多极标测功能(Multipolar),从而更好助力解决复杂心律失常疾病。

作为最新标测技术的全国首批使用者,崔凯军教授表示:“开创了高精密度标测的新时代,特别是在复杂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是现有接触式标测工具的巅峰,配合Carto3 V8系统全新功能,可以更好地揭示复杂心律失常的奥秘。”

展望未来,伴随着前沿创新技术与先进理念在临床实践中稳健落地和全面普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必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在技术革新与疾病管理模式探索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助力构建更加美好的健康中国新图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