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华健身宣布成立健身行业健康发展基金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4-11-27 16: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舒华健身宣布成立健身行业健康发展基金

时间:2024-11-22 16:53:52 来源:消费日报网

近日,健身房经营不善闭店跑路现象频出,行业信任危机愈发严重。舒华体育作为行业领先企业,旗下健身连锁新模式业务——舒华健身于近日公开宣布推出行业健康发展基金,旗下舒华健身连锁门店面向全社会,为被健身房跑路伤害的用户提供舒华健身的购卡补贴,以及为受到此失业的健身教练提供对应的就业岗位。在福建省泉州市已有部分用户教练享受到第一批补贴。

近年来,全民健身的热情不断变高,参与健身的人群不断增加,傍晚的城市公园中,能够看到夜跑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多,全民健身热情高涨。但同时,健身行业却频现经营困境,闭店跑路事件频繁登上新闻,如多家知名连锁品牌相继陷入危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大量健身房会员用户受损,甚至不少用户开始选择高昂的"按次付费"方式,这样的行业危机下,舒华体育旗下健身连锁新模式业务——舒华健身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专业立本,全新服务】

舒华健身——舒华体育旗下健身连锁新模式业务,创新性的将器械销售+健身服务+企业服务,三位一体融入线下门店,为用户提供全场景的健身运动服务,致力于打造新一代国民科学运动健身空间。

凭借母公司舒华体育30年的研发积淀,同时作为中国奥委会官方健身器材供应商,舒华健身采用与国际赛事同款的全套自主研发器械,同时与美国ACSM(运动医学协会)合作进行教练培训认证,并依据科学运动处方理论进行运动健身课程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健身体验。

在2023杭州亚运会期间更为赛事提供了全套健身服务,包括健身器材提供、专业教练指导等,获得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和亚组委的高度认可,充分证明了品牌的专业实力与深厚底蕴。

     【模式优势初显,颠覆传统模式】

舒华健身业务模式不同于传统健身房"重销售、轻服务"的商业模式,基于数十年来器械研发经验,结合对用户健身运动需求的深度调研,舒华健身以"用户服务优先,科学运动健身"为原则,从门店运营模式上做了全新创新,做出包含资金监管、服务标准、消课为收、门店运营管理六大标准等动作,在线下门店内融入器械销售+健身服务+企业服务,覆盖到用户全场景的运动健身需求。

自2022年从泉州出发,截至目前,舒华健身全国门店数超40+,覆盖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泉州、厦门等城市,且已在泉州地区开设15家健身连锁新模式门店,从规模上已隐约成为泉州第一健身服务品牌,受到当地健身运动用户的喜爱和青睐。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期间,舒华健身首次尝试平台直播,开播5分钟内销售额突破10万元,累计观看人数超40000人次,10小时内总销售额突破50万元,服务用户超2500人,展现出强劲的品牌号召力。

【践行责任 重塑信任】

作为泉州本土、行业的龙头企业,在行业信任危机下,舒华健身有义务承担起相对应的社会责任,引领行业正向发展,重塑行业用户信任与价值。

于是,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购物节,各大品牌忙着晒销售战报的时候,舒华健身面向全社会公开宣布以"安心健身,放心消费"的品牌承诺,并推出以下举措:

1. 设立行业健康发展基金:每一位在未来如因为其他健身房跑路受损的消费者,来到舒华健身门店,都能够获得对应的购卡补贴,且承诺7天无理由退款,全周期内无忧退款的承诺,让热爱健身的消费者,能够真正的安心健身,放心消费。

2. 同时,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金牌健身教练,尤其是那些受到健身房闭店影响失业的健身教练,来到舒华健身就业,不仅享有平台保障,完善的晋升机制,同时舒华健身还会提供专业培训,资源倾斜,以及后期的平台创业专项支持,让行业的就业者也能够健康发展。

【回馈用户】

在舒华健身提出"安心健身、放心消费"的同时,正值舒华体育30周年之即,同时也面向全社会提供福利回馈:

1. 万人体验计划:面向社会招募10000名健身体验官,通过"#安心健身,放心消费#"社交媒体传播活动,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为行业进行正向宣传与引导。

2.同时免费送出舒华健身"终身健身卡",希望能够将消费者作为品牌伙伴,共同成长,同时这也是一种对于模式的自信和不跑路的一种践行承诺。

【开放合作 共创未来】

作为具有30年历史的品牌,舒华体育始终秉持"让简单运动融入每个人的生活"的使命。公司积极布局"硬件+软件+课程内容+专业健身教练"的健身平台,探索多场景健身服务空间,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解决方案。此次推出的系列举措,既是对行业现状的积极回应,更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

舒华健身更是推出【千店计划】,加速门店拓展,旨在为更多消费者提供安心健身空间。同时,舒华健身也面向全社会招募【梦想合伙人】,邀请认同企业价值观的创业者加入,共同构建健康、可持续的行业生态。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刘坤媛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