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移动:以智提质,助力钢铁制造焕新升级

来源: 中国网
2024-11-04 17: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5G技术深度融入各行各业,重塑产业结构、加速业态升级,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山东移动全力当好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排头兵,全面融入现代化山东建设,打造一大批5G标杆示范项目,有效带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为齐鲁大地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

山东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钢铁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根基扎实,基础雄厚,拥有众多规模性企业,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省。近年来,山东不断优化钢铁产业布局,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推动产业高端化提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在推动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鲁丽钢铁是全国生产规模最大、产品规格最全的精品无缝钢管生产基地,山东移动与鲁丽钢铁紧密合作,共同探索5G技术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落地5G智能废钢判级、5G智能车辆管理、5G智能远控天车等13个创新应用赋能厂区提质增效,助力钢铁厂形成全方位智能生产体系,大幅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在山东鲁丽钢铁有限公司的废钢处理现场,一台台智能摄像机如同钢铁世界的“智慧之眼”,正忙碌地捕捉着判级网格内废钢的每一个细节。这些数据,通过高速的5G网络,被迅速传输至云端服务器,经过AI算法分析处理后,自动生成一份份详尽的废钢判级报告,实现废钢自动化、智能化分类管理。

废钢远程智能判级系统精准高效,提升质量控制水平

钢铁冶炼,废钢是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长期以来,废钢判级一直是困扰钢铁行业的一大难题。传统的人工判级主要靠现场目测实现,干扰因素多、判级异议大,容易带来生产隐患和损失。

山东移动协同鲁丽钢铁创新打造首套5G废钢远程无人智能判级系统,该系统采用5G+AI技术,通过深度学习、自动识别与远程监控,实现废钢无人分拣与多批次并行处理,大大提高废钢处理效率。同时,5G+AI机器视觉识别技术的高精度与稳定性,结合5G大数据分析、视频采集及射频技术,实现废钢全过程自动化扫描分析与判级,推动废钢管理向规范化、准确化迈进。

同时,5G废钢远程无人智能判级系统与企业计量、结算、仓储系统无缝对接,自动生成结算报表,大大提高废钢的全流程周转效率。据测算,5G工业视觉技术判级准确度高达99.1%,每吨废钢检测成本节省21.15元,年节省成本预计超过400万元。

无接触式废钢运输传送安全高效,保障生产顺畅运行

在数字钢铁厂的庞大体系中,网络如同其七经八脉,至关重要。山东移动深入推进工业领域“信号升格”,结合宏站与室分覆盖策略,确保整个钢铁厂区内网络信号无死角、全覆盖。这一技术革新为无接触废钢传送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在鲁丽钢铁厂区,废钢传送曾面临人工操作繁琐、管理难度大等难题。为破解这些困境,山东移动助力打造了无接触式废钢传送系统。该系统基于多频立体网技术实现全面信号覆盖,还部署了5G工业云基站和云化PLC,利用5G高速网络与云计算能力,大幅提升数据处理速率,实现对天车PLC的精准、实时控制,显著提升无接触废钢传送的稳定性与效率。

5G+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使远程监控和集中管理成为可能。管理人员可实时查看废钢传送状态,进行远程操控,有效提升了安全等级。同时,利用5G专网自动优化调度方案,废钢传送效率提升35%,车辆等待和空驶率显著降低,设备利用率大幅提高。

三维数字化可视机器人智能辅助,推动产线智能运行

走进炼钢厂智能管控中心,巨幅大屏映入眼帘,它清晰而详尽地展示着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每一个精细动作。操作室里,语音播报系统声音清晰回荡,如同一位无形的向导,及时而准确地提示着炼钢过程的每一个关键步骤,确保操作的精准无误。

“在移动5G技术的强大赋能下,我们已经成功实现了多个智慧场景。”鲁丽钢铁工作人员李师傅介绍说,“从5G智能装载到5G智能远控天车,从5G焊缝检测到5G智能质检,再到5G智能贴标机,这些智慧应用的落地,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精准化。”

在钢铁厂区的中间库,5G+巡检机器人正来回穿梭,机器人自动生成巡检报表并上传至系统,同时,5G+AI算法实时收集并分析环境数据,系列智能应用显著提升了库区风险预防能力。此外,4部5G无人天车在十多米的高空中自如穿梭,主钩精准落下,对准钢卷中心,轻轻一夹、一升,二十多吨重的钢卷便被稳稳吊起。如今,3名工人通过远程操作即可替代以往十几名工人的现场作业,真正实现了车间的无人化生产。

从废钢判级到运输传送,从生产监控到焊缝质检,再到智能巡检与无人天车的广泛应用,钢铁产线在5G、AI等技术加持下,成功构筑了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实现了从传统作业模式向智能化、无人化的深刻转型。

数启智造,扬帆远航。未来,山东移动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通过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完善产品体系等举措,持续深化新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融合应用,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数智化转型服务与解决方案,为全省乃至全国制造业的数智化升级注入更多活力与智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