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国家法官学院北京分院举办特约监督员医患纠纷预防化解工作调研活动。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于洋、史伟云、白玛措、皮剑龙、李文辉、张海荣、陈灿、陈玮、尚瑞芬、祝响响、徐建贤、高向秋参加调研。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贺小荣出席并讲话,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寇昉致辞。
调研座谈活动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主持,国家卫健委、司法部、北京卫健委有关同志,武侯以及其他相关法院参加调研并发言。张静院长在调研活动上以《“修复 弥合 专业”努力打造医法共融新“枫”景》为主题进行发言,分享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牢牢锁住“修复”“弥合”“专业”三个题眼,开展医患纠纷预防化解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武侯法院立足区域发展特点,成立全省首家医疗纠纷专业化人民法庭(晋阳人民法庭)助力矛盾化解。一方面着力强化府院联动,构建医患纠纷全流程治理体系,另一方面注重在激活柔性调解力量、关注患者心理健康、促进职业共同体建设等进阶探索上发力,提升医患纠纷化解实质效能。同时,武侯法院致力于构建规范、辅助、监管、衔接四维一体的鉴定运行管理方式,更引入专业技术力量共建公益咨询辅助专家库提供志愿服务,着力解决鉴定程序耗时冗长、鉴定能力参差不齐、鉴定意见质量不高、医患双方认知差异较大等问题,以专业化人才队伍夯基、专业化审判优能、专业化审判辅助机制补短,提升医患纠纷处理水平,让司法正义真正为人民所感所知。
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医患纠纷预防化解调研活动在怀柔法院举行。调研组在怀柔法院雁栖人民法庭,观看“怀法‘枫’景”主题巡回展,了解人民法庭建设情况,听取法庭工作情况介绍,对该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等相关经验做法表示赞许。
北京怀柔法院、北京东城法院、北京二中院、北京三中院法官用鲜活的案例依次围绕“‘如我在诉’ 小案守心”“医疗审判的专业与温情”“医疗纠纷专业审判、矛盾妥善化解彰显为民情怀”“为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等主题进行发言。
听取法院同志发言后,代表表示,最高法院组织多地法院共同探讨预防化解医患纠纷、共建和谐医患关系意义重大。建议人民法院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妥善做好医患纠纷案件化解工作,从严打击“医闹”事件,加大典型案例法治宣传力度,规范医疗纠纷鉴定,为构建良好医患关系、助推平安医院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陈宜芳在总结中对全国人大代表出席活动表示感谢,对北京、江苏、湖南、四川、新疆等地法院在探索医患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中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肯定。她指出,医患纠纷的妥善处理关乎社会民生福祉,近年来多地法院在医患纠纷预防化解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相关经验与成果值得总结推广,我们要认真研究落实代表的意见建议,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此次调研的过程也是深入一线学习的过程,我们要按照张军院长的指示要求,更加自觉站在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的高度,把医患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践行“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全面提升医疗纠纷高质高效化解的能力和水平,妥善处理医患纠纷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编辑:rwz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