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有组织犯罪法》实施两周年,海尔消费金融助力建设和谐社会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4-05-15 17:09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4-05-15 17: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法治的轨道上,我国不断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2022年5月1日,我国第一部反有组织犯罪的专门法律——《反有组织犯罪法》正式施行。如今,这部法律已经走过了两年的历程,成为了我国打击有组织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武器。

今天,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海尔消费金融”将带你具体了解《反有组织犯罪法》的重要知识。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有组织犯罪。根据《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定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组织实施的犯罪。

这些犯罪组织往往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在特定区域或行业领域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此外,利用网络实施的有组织犯罪也逐渐增多,成为打击的重点之一。

《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基础上,将打击有组织犯罪纳入法治化、常态化轨道。该法共九章七十七条,涵盖了预防和治理、案件办理、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等多个方面,为打击有组织犯罪提供了全面的法律支撑。

在预防和治理方面,《反有组织犯罪法》强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有组织犯罪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同时,对涉嫌有组织犯罪的线索和举报,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核查处理,确保每一条线索都能得到有效回应。

在案件办理方面,《反有组织犯罪法》规定了多个重要关联部门在办理有组织犯罪案件时的职责和程序,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打击合力。

此外,《反有组织犯罪法》还规定了涉案财产的认定和处置程序。对于有组织犯罪组织及其成员通过违法犯罪手段获得的财产,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没收或者责令退赔。这既是对犯罪分子的严厉惩罚,也是对受害人合法权益的有力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反有组织犯罪法》还特别强调了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处理。对于利用职务便利为有组织犯罪提供帮助的国家工作人员,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工作。《反有组织犯罪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义务。同时,国家也将依法对协助、配合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保护。

两年来,《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成功破获了一批大案要案,打掉了一批黑恶势力团伙,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未来,海尔消费金融也将继续以《反有组织犯罪法》为指引,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共同构建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编辑:rwzh4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