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词”折射资本市场改革新期待

机构认为,加快投资端改革、继续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将是2024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点。一系列稳市场促改革的举措有望酝酿推出,将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高频词”折射资本市场改革新期待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3-12-15 09: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临近年末,券商年会密集召开,适逢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相继召开,学精神、话改革、谈机遇、谋发展成为机构的“标准动作”。不少机构表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任务要求,为2024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提供了指引。

机构认为,加快投资端改革、继续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将是2024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点。一系列稳市场促改革的举措有望酝酿推出,将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投资端改革提速度

多家机构认为,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快投资端改革将成为2024年相关部门统筹解决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不足等问题的重要举措。

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表示,资本市场改革重心将从融资端转向投资端,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大力吸引长期资金入市,营造“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2024年,可重点关注资本市场资金供给端的中长期改革举措,包括引导长期资金入市、优化投资者结构、扩大对外开放,等等。”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说。

监管部门近期已明确表示,将加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动态优化IPO定价、再融资、减持等制度安排,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

随着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资本市场与中长期资金良性互动的生态格局有望加快形成。“展望2024年,随着政策力度持续加大,市场情绪逐步回暖,叠加居民财富配置向权益市场倾斜,增量资金状况有望缓步改善。”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说。

在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金融组组长、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刘欣琦看来,中长期机构资金入市将为证券机构带来更多业务需求;同时,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系列政策将加速券商企业服务模式变革。

基础制度改革不停步

机构预期,以“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为牵引,2024年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将持续推进。

健全市场功能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的重要看点。东北证券策略分析师杨正旺认为,围绕健全市场功能,有关部门将继续促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实行注册制即是提升直接融资的手段之一。

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孙利军日前表示,展望未来一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行、上市、交易、退市等基础制度将更加规范,市场秩序将持续好转,市场生态将不断优化,市场功能将得到更好发挥。

中金公司、东北证券等机构认为,拓展优化与境外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通过积极开放来稳定和吸引外资,进一步提高外资的参与度,也是健全市场功能的重要举措。

在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方面,刘欣琦预计,具体举措包括加大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等。

分红、回购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完善也备受关注。“资本市场改革将继续推进,有望对完善制度、提振信心带来积极影响。”李求索认为,2024年值得期待的改革举措包括:中长期资金引入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优化分红、回购机制等助力提升资本市场回报能力;注册制度进一步优化;通过扩大开放来稳定和吸引外资等。

其他基础制度改革方面,杨明辉认为,有关部门或进一步优化大股东减持条件,将其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相挂钩;严格落实退市制度;丰富场内衍生品等风险管理工具;持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等。

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在多家机构看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也将是贯穿2024年资本市场改革的“关键词”之一。

杨明辉和刘欣琦均认为,无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还是活跃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均是一项关键举措。

谈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具体举措,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期表示,证监会将扎实推动新一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落地,突出中国特色公司治理建设。优化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分红等制度安排,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督导上市公司规范治理、诚信经营,支持更多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助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证监会还将进一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监管,针对日常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多措并举,及时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惩戒举措,以压实上市公司主体责任,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