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满八个月 产品数量达674款

自2022年11月25日至今年7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实施已满8个月。从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152只,与今年一季度末相比,新增了8只,最新总规模达50.03亿元。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满八个月 产品数量达674款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3-07-25 09:3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3-07-25 09: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本报记者 冷翠华

自2022年11月25日至今年7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实施已满8个月。如今,个人养老金产品总量已达674款,涵盖储蓄类产品、基金产品、保险产品以及银行理财产品。

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以来,业界也反馈了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例如,提高参加者选购产品的便捷度,引入两种不同的税制模式供参加人选择,扩大参加面等,以期把养老第三支柱做大做强。

基金产品达152只

保险产品达39款

截至7月24日记者发稿,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等公开信息统计,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总量已达674款。

从个人养老金“产品圈”来看,其中储蓄类产品数量最多,达465款。不过,储蓄类产品分属多家银行,一般消费者在哪家银行开设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就只能购买该行个人养老金储蓄类产品。

从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152只,与今年一季度末相比,新增了8只,最新总规模达50.03亿元。从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来看,最高的净值增长率为3.56%,共有66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正。不过,目前这些基金运作时间都还较短,大部分都在封闭期,短期收益率只能作为参考,并不代表未来走势。

从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来看,目前共有39款产品,与4月底披露的数据相比,增加了7款产品。从参与的保险机构来看,共涉及17家公司,以大型险企、银行系险企和专业养老险公司为主。根据去年11月份原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需要满足上年度末所有者权益不低于50亿元且不低于公司股本(实收资本)的75%;上年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最近4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不低于B类等要求。据此梳理,约有29家保险机构可以参与该业务。

银行养老理财产品方面,根据中国理财网信息,目前共有18款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自2月24日以来尚未有进一步增加。

提高获得感

提升缴存率

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运营情况来看,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7月2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我国个人养老金先行工作平稳有序,截至6月底,全国36个先行城市(地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达4030万人。

不过,在个人养老金的实际运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受到关注。从实施情况来看,个人养老金实施3个月时,参加人数达2817万人,此后开户人数增速有所放慢。同时,“开户热缴存冷”的问题还较为明显。记者随机采访了5位已开户未缴存的参加者,他们提及的共同原因是,第一,开户可以获得奖励;第二,个人养老金资金是超长期缴存,担心其流动性;第三,从收益率来看,今年相关产品整体表现缺乏吸引力。

从消费者的投资体验来看,个人养老金产品数量众多但选购还会受到一些限制。例如,在京工作的王女士在一家银行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在选择产品时,她看中了一款保险产品,但在准备购买时,她发现,自己开户的银行尚未上线这款产品,转而咨询保险公司,得到的反馈是,目前该公司合作的银行名单中并不包括她开户的银行。因此,王女士开了户、存了钱,却买不到自己想买的个人养老金产品。

对此,龙湾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陈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没有统一的销售平台,主要是银行代销,这就使得参加人实际能买到什么产品,主要看金融机构之间的对接情况,期待后期可以探索一种路径,让参加者实现真正的自由选购。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表示,做大做强个人养老金制度要靠多方发力,一是加强宣传,提升社会各界对个人养老制度的认知;二是发挥单位作用,通过工会、人力资源部门引导职工参保;三是增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真正吸引力。

在增强制度吸引力方面,房连泉提出了三方面建议,一是引入更灵活的税制,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加入个人养老金制度。二是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提升投资体验,同时,增强支取使用上的灵活性,免除部分人对资金流动性的担忧。三是持续改善投资产品的设计。

在提升投资体验方面,房连泉认为,完善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并统一与金融机构进行链接,方面消费者查询和自由选购。(证券日报)

(冷翠华)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