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农业:“碳中和”时代的农业新蓝海

来源:中国网    2023-07-24 15:04
来源: 中国网
2023-07-24 15: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天,碳中和的大趋势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各个行业的发展脉络。借助数字化、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的赋能,农业领域同样正在构筑一幅更加低碳和可持续的未来发展图景。在这一背景下,全球农业下一个充满机遇的“蓝海”领域——再生农业已经浮出水面,正在加速进入人们的视野。

更可持续的资源利用和生产模式

近年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机构大力倡导再生农业,并将其视为最有助于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目标的模式。再生农业的着眼点,在于营造一个可持续且环境友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也就是在提升生产效率、农户和社区经济福祉的同时,兼顾保护水资源、缓解气候变化、改善土壤健康以及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等重要方向。

在这方面,创新的再生农业解决方案将为各种作物量身定制,助力提高产量、促进土壤再生,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耕作对气候和大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而且,在再生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数字化赋能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显著。

全球农业巨擘:再生农业构建农业未来图景

最近,这个概念也在拜耳作物科学在纽约举办的2023年全球农业峰会上得到了凸显。在这个向外界展示研发管线和创新技术的平台上,这家全球农业科技巨头强调了其在再生农业领域拓展的强劲信心。在继续保持种子、性状、作物保护和数字农业等核心业务优势的基础上,拜耳意在以再生农业作为新的重要抓手,倾力挖掘潜在市场规模超过千亿欧元的农业相邻市场机遇。

彭博商业新闻(BNN Bloomberg)、中国的21财经等媒体也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报道。拜耳作物科学事业部总裁、拜耳集团董事会成员Rodrigo Santos表示:“再生农业是农业的未来。”他谈到,拜耳通过解决方案帮助农民用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并恢复土壤健康,这将在未来推动公司的发展。”

展望未来,拜耳将聚焦再生农业重要支柱方面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提升生产效率、种植者和社区的社会经济福祉、保护水资源、缓解气候变化、改善土壤健康,以及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支撑这一愿景的,正是强大的农业创新研发能力。在2022年,拜耳共有15个项目取得长足进步,包括全新作物保护活性成分、全新种子性状和数字模型。拜耳推出了500个全新杂交种和品种,更新了种子产品组合,并推出了10个作物保护新制剂和250多个新登记品类。2022年不计特殊项目的研发投入为26亿欧元,这将继续用于推进销售潜力峰值逾300亿欧元的管线,其中一半为现有基础上的增量。

Rodrigo Santos谈到:“拜耳非常重视数字化转型,承诺持续创新,与强大的企业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在再生农业领域发挥着领导作用。我们的志向是改进农业,提高其生产效率,提升可持续性,并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市场:再生农业发展正当时

在中国,在“双碳”目标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推动下,再生农业的本地化实践也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据报道,拜耳作物科学、雀巢、耐特菲姆联合开展的水稻再生农业项目,此前已经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新站镇启动实施。三方将合力探索再生农业的可行性方案,使农业持续创新与传统相结合,为确保粮食安全、保障生态绿色发展和实现低碳目标提供助力。

事实上,作为一项依托于政策环境与创新技术支持的农业模式,再生农业在中国尤其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中国对于农业领域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并将其视为战略性产业,在农业技术创新、农业可持续、耕地保护等方向上都给予了完善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有利于为再生农业的发展铺平道路。另一方面,对于再生农业依托的数字化创新工具、智能无人机、移动APP等,中国覆盖广大乡村的通信、电力等成熟基础设施环境,也可以成为助力再生农业更好发展的有力依托。

无论是全球农业创新巨头的前瞻性洞察,还是全球最大农业市场之一——中国对再生农业的欢迎姿态,都标志着这片“碳中和”时代的农业新征途已经开启。未来,再生农业究竟能够释放出多大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