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菌菇“链”成大产业,喜蕈生物以创新力锻造产品硬实力

来源:中国网    2023-06-30 14:16
来源: 中国网
2023-06-30 14: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27日,蕈龙能量亮相2023中国食品产业创新增长大会,并获得“2023中国食品产业·年度创新品牌奖”。

好产品,值得被更多人看见。上线短短数月,蕈龙能量的产品价值就已深受行业和市场认可,可见其实力不容小觑。

据了解,蕈龙能量是喜蕈生物根据市场需求和研发技术,开发的首款以菌菇为核心,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植物饮料。产品以灰树花、蛹虫草、白参菌、黄伞等珍稀菌菇和黄精、人参等药食同源中药材为核心原料,利用低温提取技术,提取出8+X自然植本活性物质,有效保持了营养物质活性,为消费者开拓了健康饮品新选择。

而这一产品,也将引领品类趋势,以前沿创新力推动菌菇产业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小菌菇 大产业

喜蕈生物开辟菌菇饮品新赛道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因为菌菇“五不争”的产业优势和低脂低糖低热量的营养特征,正不断加大对菌菇产业化政策的支持力度。立足农业领域,深耕菌菇产业,无论从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人民物质生活改善,还是国际国内市场发展来说均有重要意义。

为积极响应国家对农业的战略部署以及菌菇产业的支持,发挥山东菌菇生产大省的产业优势,喜蕈生物邀请到在菌菇领域有着数十年研究经验的专家学者,并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鲁东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技术支持下,投资3000万元组建喜蕈研究院,以科技力与研发实力立足菌菇产业发展。

秉承着让更多消费者感受到菌菇健康奥秘的初心,喜蕈生物多次邀请业界专家召开座谈会讨论研发方向,最终决定将首款产品开发成目前社会关注的健康饮品方向,让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体验和感受菌菇的健康益处。

喜蕈生物首款健康方向的饮品——蕈龙能量,由此诞生。这一产品,打破了菌菇产业的固有模式和发展路径,不仅开辟了菌菇饮品新赛道,也开辟了菌菇产业发展新路径。

8+X自然植本活性物质

打造“自然+营养”健康闭环

喜蕈生物研发的蕈龙能量,不同于普通的植物饮料,在原料、配比、研发工艺等方面都精益求精,最大化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健康、品质的多元体验需求。

1、 以菌菇为核心原料,0添加人工合成化学物质

在原料选择上,喜蕈研究院结合多年来对菌菇和药食同源中药材的研究成果及科研实践,经过上百次提取及实验,最终确定以灰树花、白参菌、蛹虫草、黄伞等珍稀菌菇和黄精、人参、大枣等药食同源中药材为原料。

同时,贯彻“蕈龙能量,自然健康”宣传口号,蕈龙能量在生产过程中真正做到了0添加人工合成化学物质:0人工合成防腐剂,0人工合成色素,为了让消费者轻松畅饮无负担,还做到了0脂肪和0添加蔗糖,赋能更多人群健康和活力。

2、 8+X自然植本活性物质,释放自然能量、健康能量

“菌菇饮品对生产环节工艺要求极高,原材料需整体进行研究组合,以保证功效发挥”。喜蕈研究院院长表示,在技术环节,研发团队根据传统中医药典籍经验+现代技术验证,通过低温提取工艺,提取出8+X自然植本活性物质,并有效保持了营养物质活性,更有益于有效成分的吸收和人体健康。

8+X自然植本活性物质,是蕈龙能量的能量之源。灰树花、白参菌、蛹虫草、黄伞等菌菇富含活性多糖、维生素、膳食纤维及微量元素,原料成分有抗疲劳等功效;黄精、人参、大枣等药食同源中药材具有补气、滋养等功效。珍稀菌菇搭配药食同源中药材,相辅相成,有营养有能量。

喜蕈生物打磨出的这一产品,是喜蕈生物对大健康产业探索的起点,未来将不断反馈市场需求,守正创新,助力菌菇产业升级“破圈”,为大健康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释放菌菇能量

做大健康产业深耕者

喜蕈生物计划打造集养菌、研发、菌菇深加工、终端销售于一体的“种-研-产-销”立体化菌菇产业链。在研究端,喜蕈生物研发涵盖以菌菇功能性食品(用品)、菌菇保健品、菌菇药物以及菌菇临床营养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品类;在种植和生产端,喜蕈生物将计划投建菌棒厂、菌菇培育基地及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加工厂;在销售端,凭借集团“7+5”的全球产业布局,不断扩展国内外分销网络。

喜蕈生物坚信:菌菇虽小,却可以长成为强企富民的大产业。初心如磐,笃行致远。喜蕈生物将持续响应国家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科研、文化、产业”并举,推动农业与大健康行业更好更快融合发展,始终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成长发展的根基与使命,矢志成长为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创新型的世界级菌菇研发与制造龙头企业,充分释放菌菇能量,做菌菇产业深耕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