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若铁路开通一周年 为乡村振兴注入“铁能量”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3-06-20 14:31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3-06-20 14: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3年6月16日,和田至若羌铁路开通运营已经一周年了。一年来,和若铁路对全疆14个地州市实现全部通达,形成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长达2712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扩大了新疆铁路网的覆盖,进一步优化了新疆和我国西部边疆地区铁路网结构和质量,对于推动国土开发、促进沿边开放、极大便利了沿线各族人民群众出行和货物运输,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国防具有重大意义。

和若铁路,是一条便民之路。 众所周知,新疆的南疆地区处于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这里幅员辽阔,人们大多聚居在沙漠周边的绿洲,南疆地区大部分都是沙漠和戈壁,和若铁路开通一年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出行,与洛浦、策勒、于田、民丰、且末5个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个团场相互交流,沟通也得到了进一步推动,地区间的生意往来、民族间的文化交融,在这一条铁路线上得到实现,方便了五县三团居民的出行,还使得环南疆铁路形成闭环,从南疆西部喀什、和田地区人民出疆,则不需再跨越天山绕道乌鲁木齐,可直接通过若羌经格库铁路出疆,路程缩短了1000多公里,甚是方便。

和若铁路,是一条对外开放之路。 南疆地区地大物博,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旅游资源也深得人们的喜爱,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改善了当地交通的运输条件,促进了内地与南疆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农产品的输出、旅游业的发展,并且还形成了西部地区丝绸之路上对外开放的又一条陆路大通道,利用通道优势,开辟国际化市场,不仅可以加快南疆地区和田、喀什、若羌等城市对外开放发展的步伐,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火”起来,也为我国西部地区快速走进国际化开辟了一条运输近路,这有力地推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和若铁路,是一条发展之路。 和若铁路作为新疆“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便捷通道,当你坐上这趟铁路,可以带走库尔勒的香梨、若羌的红枣、喀什的无花果、阿克苏的苹果、策勒的大石榴、和田的灰枣等等。和若铁路的建立不仅代表着创造了新的历史,当地农民可以减少一半运输成本将当地的农副产品运输出去,既能加强贸易往来,又能降低运费节省成本,稳定了产业发展,使得当地人民充分享受到铁路发展的红利,对于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扶贫发展线。带动沿线资源开发,为当地民众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提供了“铁”动力。

一年来,新疆铁路不断完善路网结构,加快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全力保障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新疆作为我国中欧班列出境的“桥头堡”,是“丝绸之路”的黄金线,和若铁路极大缩短了南疆地区货物搭乘中欧班列发往亚欧地区的时间,是中亚、中欧往来的重要通道,随着一带一路不断推进,中欧班列开行越来越密,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另外利用喀什“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口岸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助推南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和若铁路开通一周年,铁路畅通运输大动脉,为乡村振兴注入“铁能量”,在便民生、促发展的同时,还拉近了南疆与全国各地的距离,带动了沿线少数民族与全国人民的大融合,这对维护民族的团结起到了重大作用。相信在未来,定能为沿线居民带来福祉,为新疆经济发展注入动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感,为国家经济建设添砖加瓦。(贾海山)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