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绽放“芳华之花”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3-06-16 17:01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3-06-16 17: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肩负使命,在乡村振兴一线实干——开年走访驻村第一书记》,讲述了一段段第一书记与干部群众为实现乡村振兴而共奋斗的感人故事,他们夜以继日、风雨无阻,用自己的执着担当带领村民阔步前行。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们广大驻村选调生也要对标先进,扎根基层沃野,从竭诚为民和实干担当中不断汲取养分,开出青春之花。

“衙斋卧听萧萧竹”,从访民意中汲取水分,善做人民群众的“解语花”。水分是花朵保持鲜美必不可少的养分,正如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对民声的倾听、对民意的洞察,只有深入基层,多听、多问、多探讨、多商量,才能明白百姓的真心,学会干事的真招,培养为民的真情。广大驻村第一书记,立足实际,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下一番“绣花”功夫精细化治理村庄,让群众获得感满满。作为驻村选调生,要采用科学方法,制定月度、季度和年度走访计划,做好民情“备忘录”,同群众深入交流村情民情,在推动政策“最后一公里”落实中得心应手。

“任尔东西南北风”,于挑重担中获取阳光,勇做扎根基层的“山茶花”。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多见见阳光,多到自然环境中,才会焕发出“梢云耸百寻”“凌寒独自开”的生命力。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环节,充斥着繁杂问题,驻村选调生要在这些关键时刻冲的上、顶得住,给自己晒晒“阳光”,练就强劲的“根茎叶”,为花朵盛开提供有力支撑。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不断淬炼初心,锤炼干事本领,提高群众的安全感。面对乡村振兴创新动能不足、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疑难问题,不逃避不推卸,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迎难而上,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造福一方。

“此心安处是吾乡”,在做实事中坚守初心,甘做沉着进取的“苔米花”。无论是让发展路子更宽、基础更牢的驻村第一书记韦帅军,还是让乡村更和美、更宜居的驻村第一书记朱家阳,还是带着群众补足基础设施短板、便利群众生活的驻村干部郑卫平,他们都用坚守二字诠释了对基层的坚守,为我们驻村选调生做了最佳示范。“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只有把所驻村作为“此心安处”,把脚印踩到田间地头,把抓落实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踏踏实实干好各项工作,才能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书写青春华章。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要增强行动自觉,扎根基层,花开并蒂三朵,给田野以香气,让“青春之花”绽芳华,让家国有生机。(李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