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经得住“真探”吗?一年里共120多家公益机构,接受170多位捐赠人巡访

都经得住“真探”吗?一年里共120多家公益机构,接受170多位捐赠人巡访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6-16 13: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_碳十二_”是一名拥有46.8万粉丝的视频博主,今年4月,他报名参加了公益真探计划,前往河南探访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儿童素养教育项目。“当我真正跟着公益机构实地走访、交流后,就真的开启了月捐,并心甘情愿帮他们宣传,因为我真的知道了他们在做什么样的事情,感受到了他们所做事情的价值。”结束探访后,“_碳十二_”相信,类似公益真探计划这类行动,在未来也会对公益机构和捐赠人的关系产生深刻改变。

“_碳十二_”发布的公益真探视频获得了大量的点赞收藏

和“_碳十二_”同期踏上真探之旅的,还有其他6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公益真探。2023年春季,“公益真探计划”再次启动,腾讯公益面向社会招募了60+名真探,前往北京、云南、陕西、河南、重庆等10个城市,实地探访机构。

公益真探计划,是由腾讯公益平台联合恩派公益,于2022年发起透明公益行动计划之一,旨在让更多公益捐赠者能够真实、深入、多元地参与到公益行动中,助力公益机构逐步实现透明化建设。行至今日,透明公益已经不仅仅是行业追求的目标,更是成为了越来越多普通公众参与公益的原因。这一次,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渠道,让捐赠人实地参与公益项目,监督公益项目的执行。

早在去年,已有100多名捐赠人担任公益真探,分别奔赴全国56个城市,跨越10万公里,抵达100家一线公益机构所在地,追踪善款落地成效,监督公益透明度。他们有的人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和大象打了十天半个月的交道,有人在野生大熊猫栖息地寻找对大熊猫“不满意”的人……他们都在用自己心中的尺子度量公益的价值。

探寻真实,不让真公益被假慈善埋没

一直以来,公益项目的真实性,是热心公益的社会大众最关心的问题。在今年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关注到“假慈善诈骗”,呼吁加强加强管制,建议统一管理互联网公益平台,要求增强透明度……公益慈善行业的议题受到了极大关注。

在此期间,孔银璐作为90后公益真探代表,受邀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以及行业专家、恩派公益创始人吕朝共同录制新闻节目,在节目上分享自己对互联网公益认知的转变。

实地探访后,孔银璐对互联网公益的认知发生了改变

孔银璐本身是一名来自互联网企业的志愿者,探访前,她也对“在网上做公益是否真的有用”存有疑虑,“我之前看到捐3000元返2800元这样诈捐骗捐的案件,内心深处会觉得网上做公益不靠谱、不透明,对其真实性有许多怀疑。”

去年,她前往四川大凉山,探访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的助学公益项目“捡回珍珠计划”。公益项目从手机屏幕上的平面图片和文字简介变成了现实中的三维世界和真人讲述,她一路真听、真看、真感受,看到项目执行的成果,也看到了公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复杂的难题。

支教老师(左)带着孔银璐(右)家访

实地探访回来后,孔银璐开始为那些好的公益项目担心:网络上诈捐骗捐的事件时有发生,如何让更多年轻人不对公益产生“狼来了”的心理,不让真公益被假慈善埋没?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希望更多年轻人可以看到整个网络慈善的主流是好的,“通过网络平台的募捐确实帮助了数以百万计的低收入困难群体。年轻人既要热情向善,同时也要理性行善,让爱心善意真正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从第一期公益真探启动后,主动报名参加公益真探计划的大众不在少数。从质疑到主动捐赠,从普通公众到捐赠人再到监督人,在一次次的亲身感受、亲眼所见中,他们看到了世界的更多面,也看到了普通人参与公益不仅仅只有捐赠这一种方式,还有更多样化的行动参与。

深度沟通,捐赠人也能成为“超级节点”

像孔银璐一样,质疑参与网络公益项目是否有效的人不在少数。如何建立与公众的信任,是摆在所有公益机构面前的挑战。

在公益真探探长陈嘉俊看来,公益组织的财务透明度和公信力固然重要,但如果在没有建立彼此认知的基础上,单讲财务透明度也是容易走偏的。“引入第三方的自然人,比如腾讯公益平台上的捐赠人,来参与、调研、监督公益组织的日常运营和项目开展,其实是挺好的设计。对这个团队的文化、使命和所作所为有所了解之后,我们看待公益组织的行为会更加立体和完整。”

实地探访公益项目,是公益真探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真探需要以客观、中立的视角,即时、及时、纪实地输出对应观察和报道,记录真实的公益进展,评估真切的公益价值,这能让更多捐赠人知道公益机构正在做什么。

“不救急、不救穷、又不好懂,而且还见效慢。”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知道,这是赋能乡村妇女项目在传播和筹款上天然的难点。因此,当腾讯公益提出公益股东人大会和公益真探计划,绿芽积极参与其中,“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和公众去深度沟通的机会,去搭建理解和信任的桥梁。”

去年,武汉大学的研究生徐颖作为公益真探,前往广东韶关探访了绿芽的项目,参加绿芽在贵州黔东南项目点的性别平等工作坊,认识了三十多个乡村姐妹,与她们交谈,听她们诉说自己的故事,也看到了绿芽的项目工作人员如何引导她们进行团队建设,挖掘乡村资源,梳理项目逻辑。

徐颖在贵州和乡村妇女们一起参加团队组织建设

这是徐颖第一次直面乡村妇女的生活场景,亲眼看见乡村妇女面临的困境和难处,也看见绿芽通过培育乡村妇女给在地社区带来切实的改变。被这些乡村妇女们的力量触动,徐颖成为了绿芽的“忠实粉丝”,也成为了绿芽的核心志愿者。去年,徐颖不遗余力为绿芽传播,组了几百人的捐步队伍,带动了超过3万人次的捐步,给绿芽和乡村姐妹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

透明,是公益事业的价值点和生命线。有效的公益透明和深度沟通,可以让让公益参与者的身份重构,每一个公益真探除了是监督者,同时还可能是公益项目的传播者、劝募者。

对此,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表示,“我们想连接每一个对社会议题感兴趣的人,让他们深入到公益议题中,与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组织产生情感上的连接和相互支持,这样好的公益项目就能得到成长。另一方面,机构也应学会与捐赠者沟通,而不是将全部精力放在募款上。”

打破“透明的墙”,公益与每个普通人有关

在以往的公益生态中,捐赠人和公益组织互看往往都觉得对方像一个“谜”——捐赠人不知为何要捐赠给这个项目,公益组织不能预计下个月会有多少份月捐突然中断。

在腾讯公益521透明公益主题论坛上,宋晓雪作为公益真探代表分享。“隔着一面透明的墙”,这是她对公益的初印象,“我知道它就在那儿但是与我无关。”而探访途中的那些照片、文字记录、数据等等,都在试图打破这堵“透明的墙”,让更多普通人了解公益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公益,公益能够为我们带来些什么。

在探访中,晓雪需要观察公益机构每天的具体工作、看财务报表、和项目受助者聊天,从而了解到自己在公益平台上捐的那些钱都去了哪儿。“这种看得见自己钱花哪儿了的感觉很安心,所以我现在也是一名安心的月捐人了。”

透明、公开、坦诚,让更多普通人看得见参与的渠道,摸得到受助者的双手,读得懂项目披露的信息,让捐赠人看到自己的参与能够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好的改变,从而确认公益的价值,才可能让公益参与更可持续,让更多公众参与到公益中,也有了更多人监督公益项目的执行。到那时候,或许能更好地实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正如晓雪所说:“透明公益不应该仅仅是公益机构追求的终点,更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而公众参与公益在其中至关重要。”

项目越透明,公益捐赠越理性

探访中,也有公益真探发现,社会公众的关注,能够倒逼公益组织的数字化转型和透明建设。今年5月,媒体人佘宗明作为公益真探,探访了全国首个野生鸟类及其栖息地保护主题专项基金“让候鸟飞”项目,跟随机构参加北京昌平沙河湿地组织的观鸟团活动。让他很诧异的是,观鸟甫一结束,让候鸟飞公益团队就到探访群内,通过“观鸟记录中心”小程序晒出的观测到的候鸟种类、数量。佘宗明发现,诸如公益真探之类的探索,也能成为推动数字公益生态走向正向循环的驱动。

观鸟一结束,让候鸟飞团队就在小程序上迅速晒出了观测的候鸟种类和数量

真实、合规、透明,是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的基本要求。近些年来,互联网平台为推动行业透明体系建设,作出了许多数字化升级尝试,比如引入区块链技术,让每笔捐款清晰可见且不可人为更改。为了给捐赠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细化的捐赠反馈,腾讯公益通过上线小红花来信、具象化反馈等工具,让捐赠人更清晰地看到自己所捐助项目的进展动态;也从公益机构需求出发,通过技术将公益物资发放信息反馈自动化,实现公益物资发放、签收的全流程线上记录。在种种实践中,互联网提供了许多数字化工具,推动公益机构朝着更加专业和透明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腾讯公益平台和恩派公益共同发起的透明公益计划,通过公益真探计划、公益股东人大会等模式,让捐款不再是公益行为的终点,每一位捐赠人都有权利知道自己捐的钱去哪儿了,用在了什么地方,是否真正帮助到了别人,让更多人看见行动带来的改变,更愿意参与到公益行动中,普通公众、公益组织、互联网平台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了透明公益的进一步实现。

“大象食堂”项目负责人张锡炎(右)在公益股东人大会上回应捐赠网友提出的问题

发展至今,互联网平台不仅提供了指尖公益的渠道,更为普通公众和公益机构提供了更多样的沟通形式。即便捐了一块钱,也是公益项目的“股东”,有权追溯每一分钱的去向;即便是对公益完全不了解的人,也有机会亲自去到公益项目点,去看这个机构、这个项目是如何运作的。这不仅让公益项目更加透明化,也让公众更加了解公益行业,让更多人像“_碳十二_”一样,实地探访了解后开始了月捐,甚至愿意用自己的资源为这个公益项目提供更多的支持。

正如腾讯公益平台负责人刘琴指出,“项目越透明,公众捐赠越理性。公众捐赠越理性,就越容易养成持续关注和投入公益的习惯,对公益行业的好感度也就越高。”

而在公益透明化建设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以后,透明终将不是公益发展的目标,信任才是。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