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夏,树木葳蕤。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区域优势使酒泉在这片肥美的土地上播撒着遍地开花的种子,收获着各色瓜果飘香。近年来,酒泉市税务部门以服务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发展为着力点,组建“税务助农服务队”,积极搞宣传、优服务、讲政策、抓落实,强力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
黄了李广杏,暖了农企心
“开花授粉靠天吃饭,一场沙尘全年白干”,这是敦煌市果农们对敦煌李广杏特色种植产业流传的一句说法,也道出了不少农产品行业经营的辛酸。“虽说咱这果子名气大,但想种得品质好、产量高却是难上加难。今年初春的一场大沙尘暴差点吹灭了企业生产经营的信心,多亏了税务部门辅导我们提升纳税人信用等级,获得‘银税互动’信用贷款,才让我们喘了口气。”敦煌市金杏园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李紫娟说。据了解,该合作社以百亩李广杏为主阵地,创新发展生态旅游、田园观光、果品采摘等乡村旅游新模式。税务部门的帮扶不但缓解了其资金压力,还有力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促进了经济全面发展。“你们也快尝尝,这夏天的第一口李广杏真甜!”李紫娟对前来跟踪回访的税务干部露出了满意的笑颜。
随着地方特色农业和特色产业链的不断壮大,酒泉市税务局主动靠前服务,以线上“云课堂”面对面讲政策、线下“助农团”手把手做辅导的形式,聚焦涉农企业涉税需求,千方百计助力本地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切切实实将税收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
甜了“小金瓜”,果农乐开花
“智能温室的‘小金瓜’现在已经陆续进入了采摘期,税务干部们及时上门服务,为我们解决了采摘期临时用工的劳务发票问题,让我们合作社的‘小金瓜’变成了老百姓的‘致富果’!”村民蒋文科说。据了解,蒋文科在金塔县大庄子镇头墩村种植西瓜已经长达10余年,随着智慧农业的不断发展,标准智能日光温室的引入使其种植的西瓜在品质和产量上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刚开始引进智能日光温室的时候,由于前期投资较大,未来该如何发展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个未知数。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带着政策主动上门问需,给我们讲解了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让我们吃了‘定心丸’。现在西瓜种植好几年了,良好的经营状况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下去的信心。”蒋文科说。
多年来,金塔县税务局持续聚焦红利释放,精准落地“适农性”税惠政策,不断探索征管创新,稳步提升大数据助农效能,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打造助农特色化服务品牌,推动政策执行标准化、税收征管一体化、办税缴费便利化,在服务农业发展的道路上贡献税务力量。
熟了人参果,开启致富锁
初夏的温室大棚里,结成串的人参果长势喜人。“我是第一批种植人参果的,多亏了税务部门为我们讲政策、送服务,让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让清泉人参果的牌子越来越响。今年我种了三个棚,一年下来能收入十多万元。”谈起这几年种植人参果的情况,刘权高兴地说。据了解,玉门市清泉乡得益于沙泥土质、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和优势,使清泉人参果具有口感好、色泽美、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良好的势头来之不易,这还要感谢税务部门牵线搭桥!”谈及人参果的种植销售,刘权深有感触。针对果蔬类产品的储存、运输、销售等问题,税务部门及时通过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系统及税收大数据筛选,为农户精准推送有需求的企业,打开了销路,化解了农户种果容易销售难的问题。目前,全乡已形成11个人参果种植片区,种植规模达到2380亩,年产量达到6000吨以上,实现销售额5400万元,“祁连清泉”人参果更是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人参果成为了当地群众致富的“金果果”。
近年来,玉门市税务局在做好农产大企业服务的同时,紧紧围绕纳税申报、发票代开、普惠性政策享受等内容,为务农工人、私营小规模农业个体户开展“乡村振兴小课堂”,通过“陇税雷锋套餐服务小分队”传递浓浓“田埂”情怀,配合“农产套餐”走访计划,以农户为中心、以实操为主题,通俗易懂地讲好税收故事,厚植税务精神的“土地情怀”。(王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