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吴家店镇飞机场村,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着适宜栽桑养蚕的特有土壤和气候条件。大清早,村民们正在桑田里采摘桑叶,处处一幅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正在采桑的夏贤春是飞机场村的勤劳致富巧手、蚕桑产业发展带头人。几年前夏贤春的家境并不富裕,自从结下桑缘后,他带领附近的群众栽桑养蚕,生活有了起色,对未来充满信心。
夏贤春说:“以前我家种玉米、养猪,收入低,甚至连女儿的学费、生活费都是难题,2020年我在‘村两委’的建议下开始养蚕,他们帮我申报了养蚕大棚、小蚕育室、优质的桑苗,当年秋我就养了8张蚕种,收入两万元。通过养蚕,我不仅供女儿上学,家里的生活条件也改善了,现在每年养蚕收入有7万元左右。”
清晨6时,正在长身体的蚕宝宝就要开始吃第一餐了。这就意味着,在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来的时候,夏贤春和他的妻子黄开梅已经出门,采摘当天新鲜的蚕叶了。
当夏贤春夫妇把采来的新鲜桑叶洒满了蚕架后,他又开始忙着背起喷雾器,给每一层蚕架洒上消毒液。
“蚕室消毒杀菌和温度湿度很重要。蚕宝宝讲究环境干净,室内清爽整洁,保持正常通风,但不怕光,只怕低温。特别是在养殖春蚕时,如果温度低,就要在蚕室四周采用煤炉或木炭生火升温,使蚕室温度保持在35摄氏度左右,才能确保蚕宝宝顺利生长。”夏贤春凭借自己这三年来养蚕积累的实战经验,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养蚕技术。
有技术,同时由政府的大力支持,夏贤春的蚕也养得越来越好,今年春,夏贤春养了15张蚕,目前小蚕的长势良好,按照每张蚕3000元的收入,预计春蚕毛收入能达到45000元。
近年来,飞机场村通过撂荒地整治和低产林改造,逐步建设起160亩粮经复合高产桑园基地和4个标准化养蚕大棚,由吴家店镇农业管理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支撑,让栽桑养蚕实现提质增效,有效带动了80余户村民增收。(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