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数字人民币再“尝鲜”

近日,“用数字人民币发工资”的消息引发热议。作为现代公共金融基础设施之一,数字人民币即数字化的现金,在设计之初就着力于增强支付服务的可获得性。对用户来说,数字人民币有助于提升支付、交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乐见数字人民币再“尝鲜”

来源:经济日报    2023-04-28 09:38
来源: 经济日报
2023-04-28 09: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用数字人民币发工资”的消息引发热议。从发放消费券、红包到发工资,可以看到,随着数字人民币“尝鲜”范围不断扩大,数字人民币服务触角将进一步延伸,这将有助于提高金融普惠性,在保民生、促消费、扩内需、稳增长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现代公共金融基础设施之一,数字人民币即数字化的现金,在设计之初就着力于增强支付服务的可获得性。以数字人民币发放工资,指用人单位将员工工资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至员工个人的数币钱包。与此前发放消费券、红包等不同,由于工资的金额更大、涉及面更广,此举将在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对用户来说,数字人民币有助于提升支付、交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数字人民币支付体验与现有手机支付方式相似,对用户来说容易接受。并且即使在“无网无电”情景下,也就是在手机没有网络甚至没有电关机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支付,体验更为顺畅。无网无电支付功能也解决了用户未随身携带实物现金应急的痛点,保障用户在极端情况下的交易支付需求。虽然这些是小众场景,但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将这些情况考虑在内,也体现了数字人民币的“人民性”。

对商户来说,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提升了资金结算效率。以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为例,需要依赖银行账户体系完成清结算,并通过央行支付基础设施实现最终确认,因此资金到账时间较长。数字人民币则可以实时到账,资金周转效率高。此外,支付机构“实时到账”往往要通过“垫资”实现,潜藏着资金挪用、信用违约等风险。而数字人民币不依赖银行账户进行资金转移,也减少了清结算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数字人民币促消费的潜力,还可以从更好发挥其精准性去挖掘。由于数字人民币具备可编程属性,可通过加载智能合约用于条件支付、担保支付等较为复杂的支付功能,这使得数字人民币可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环境和关系,比如定向用途、定向人群、定向场景等。随着智能合约技术进步,数字人民币的发放形式将更加丰富多样,有助于精准激发居民消费需求,同时为“三农”“支微支小”等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创新赋能。

可以看到,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数字人民币提供了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数字人民币扩容也助推了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电子货币和支付工具而言,场景丰富程度往往影响用户选择和使用体验,因此,持续完善数字人民币顶层设计和生态体系建设,强化产品和应用创新,逐步建立健全管理框架,显得尤为重要。相信在有关部门的稳妥有序推动下,数字人民币可以充分发挥出它的特色功能,让广大民众使用起来越来越“触手可及”,在提振消费、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大放异彩。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