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正阳:电商经济为乡村振兴插上“云”翅膀

来源:中国商网    2023-03-20 15:23
来源: 中国商网
2023-03-20 15: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这几天我正在协调土地,准备再流转300亩地种植黏玉米,今年网上销售主打黏玉米品牌,儿子带领一个直播团队销售黏玉米非常火”。2023年3月19日,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傅寨乡高阁村村民余伟斌兴奋地说。

“没想到在南方开了20多年汽修店的我,回家乡搞特色种子,开网店销售土特产,从一个人带出一个直播团队,每年网销营业额达2000万元左右。”余伟斌说,现在他的种植基地有土地300多亩,种植有瓜蒌、黏玉米、长豆角、生姜、水果红薯、雪里红蔬菜等,网上一路畅销,生意火爆,还与其他农户签订协议,收购长豆角、生姜等加工成干豆角、生姜粉搭乘电商快车销售特好。

在正阳县,像余伟斌这样的“电商达人”还有很多。近年来,正阳县依托特色乡村产业,打造了正阳花生、正阳三黄鸡、王勿桥醋、陡沟生姜、周庄蛋鸡、关路口粉条、陈庄艾草、毛集平菇等多个电商知名品牌,以品牌带基地、以基地促品牌,为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型线上消费方式,打破了地域性限制,消费群体更加广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消费的不足。电商的迅猛发展,让给庄稼打了20多年交道的正阳农民蒋金锋成了“网红达人”,成立了正阳县新天地草业公司,把花生秧加工成畜牧饲料,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以前他是忙着到处跑推销产品,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如今,他成了花生秧饲料的知名网红,通过电商,他坐在家里就能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通过跨境电商让他的花生秧饲料走出国门,销往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收入翻了几十倍。

近年来,正阳县组织当地农户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会,为农户直播卖货提供技术指导和全程服务,引导农民从原来的挑担赶集转到网上卖货,拓宽销售渠道,让以前到处乱扔的花生秧和花生壳都打造出一种特色产业,通过电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电商带活了当地产业。

“我这些玫瑰葡萄和水蜜桃是不愁销路的。”在正阳县寒冻镇从楼村正阳东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正在对桃树进行管理的基地负责人刘军海说,不愁销路的底气来自他的直播电商,每年,他的产品通过电商直播“飞”进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如今与那里的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不能让农特产品‘养在深闺无人识’,要让大棚、果园、田间地头变成直播间。”正阳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正阳县培育出了58个农产品特色村,同时培育出近百位直播达人助力农产品销售,消费者只需动动手,可直接下单,很轻松就可吃到正阳县的农特产品。

借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正阳电商乘风而起引领农产品销售一路高歌猛进从田间地头“飞”进全国各地,进入千家万户。电商成为正阳“新农人”致富新引擎,也为乡村振兴插上了“云”翅膀。(李玉荣 吴世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