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标准,推动“菜篮子”工程质效升级

来源:中国网    2023-02-09 16:58
来源: 中国网
2023-02-09 16: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民以食为天,“菜篮子”工程是关乎广大居民吃饱、吃好的重大民生工程。从1988年开始实施至今,我国“菜篮子”工程已走过34个年头。年前,零点有数利用答对交互平台发起系列民生政策公众评价,获得了全国29个城市3211户居民对“菜篮子”工程满意度的评价结果,核心发现如下:

零点有数发现一,“菜篮子”工程社会关注度高、但满意度低,是最需进行创新和突破的公共服务领域。调研数据显示:在12项“近年推进的公共政策和相关服务举措”中,居民对“菜篮子”工程的关注度(64.6%)排在第四位,仅次于创建文明城市、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和教育双减政策,但满意度得分最低,为78.3分。因素重要性推导模型显示,如果将12项相关公共服务举措分成四个类别,“菜篮子”工程等四个民生安全保障政策属于亟待改进类。

零点有数发现二,“菜篮子”工程现有模式已难以充分满足居民日益变化的需求。对数据深入分析发现:一方面,低学历、低收入、无业/失业等弱势群体对“菜篮子”工程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群体;另一方面,随着学历、收入的提升,居民对“菜篮子”工程的关注度提升明显,但满意度却没有显著变化、分值徘徊不前,如下图所示。此外,一线、二线、新二线和三线城市四个分类中,二线和新二线城市居民对“菜篮子”工程的关注度高于均值、但满意度低于平均水平。这反映出:“菜篮子”工程目前的建设运营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居民的期望和需求,“菜篮子工程”需尽快发展进入“既能保供,也保新需”的阶段。

零点有数发现三,新阶段下居民对“菜篮子”工程服务的“三心”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菜篮子”工程包含产品生产、市场流通、质量安全监管、调控保障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从消费端的居民来看,目前未完全满足的核心关切点集中在以下三大方面:首先是“吃得安心”,疫情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面对五花八门甚至各说各话的“健康食品”,广大居民最为迫切、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叫健康食品、如何判别哪些是健康食品,比如:对照国家GB系列标准做到“零农药超标、零化肥滥用、零激素超标、零抗生素超标、零重金属超标”的五“零”农产品是否属于健康食品,如何快速、准确判断五“零”相关指标是否达标;其次是“买得放心”,居民日渐关注“菜篮子”产品在选种培育、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存储运输、售卖标价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是否到位、产品是否达标;再次为“逛得舒心”,即农贸市场、菜市场、生鲜超市和社区菜店等“菜篮子”末端销售网点在卫生清洁、经营秩序、配套设施、管理服务等方面是否达标,既有“颜值”也有“智慧”。

“菜篮子”工程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为1988年-1993年的“有所布局”阶段,重点解决了城市的农产品稳定供应问题;第二个阶段是1994年到1999年,该阶段“菜篮子”工程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从城市扩展到城乡结合地区、城市郊区等更大范围,通过规模化“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解决了“保供”的问题;第三个阶段为2000年-2009年的“高质生产”阶段,重心是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第四个阶段为2009年至今,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是提升终端销售网点的覆盖面和规范管理。为进一步提升“菜篮子”工程质效,零点有数提出如下三点建议:一是建立高标准的“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新版本。在明确产品范围、种类和分类的基础上,以高标准、可测量、可评定为原则,针对“菜篮子”主要产品及子分类,充分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包括内地输港输澳食品标准,明确每一类符合健康标准的“菜篮子”产品所需检测的硬性指标、检测项目和合格标准。同时,建立普遍、便利、低成本、透明的快速公示查核检验机制。

二是建立覆盖供应链各环节的“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操作规范。将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细分到“菜篮子”产品从“田间”到“门头”的生产、加工、存储、包装、运输等各个关键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建设标准、监测指标、工作流程和操作要点。针对每一个关键环节,一方面要明确场地、人员、设备等资质条件和建设标准,另一方面要列明所需完成的检疫检测指标、项目和合格标准,其三要指引正确、合规的管理操作行为,切实保障质量安全标准落实到位。三是加强数字化建设,实现安全质量标准检测和供应链监测过程全部“上线”。建立贯穿供应链全链条、覆盖所有质量安全监测指标和事项的“菜篮子”智慧监测系统,明确每个关键环节快检设备、视频监控设备、测温测重设备等数据采集智能硬件的配备要求,统一数据统计口径和存储格式,开发数据批量导入、自动转存、扫码录入、人工填答等多元数据采集工具,保障每个环节检测、监测数据快速、即时、完整上线。同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使用需求,通过算法大赛、多方开发等方式丰富“菜篮子”数据算法和模型,开发各类系统应用模块,满足政府、行业、企业、农户、消费者等不同群体的查询、分析和应用等各类需求,形成各类主体多元参与的“菜篮子”工程建设格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