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企业做标准!国肽生物主导的《牦牛骨肽加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正式实施

来源: 中国商网
2023-02-08 14: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2023年2月1日,由人民国肽集团旗下青海国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国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导,联合中国生产力促进协会、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农业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福州大学等产学研机构共同编制的《牦牛骨肽加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为进一步加快我国牦牛骨肽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支撑,也将持续引领生物活性肽产业标准化建设。

《牦牛骨肽加工技术规程》标准对牦牛骨肽的生产加工基本条件、加工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等加工过程进行了规范,使生产加工有据可依,有效规范企业生产,提升牦牛骨肽类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标准化水平,促进牦牛骨肽加工实现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和产业化,增强我国骨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对促进我国牦牛骨副产物综合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负责起草该标准的企业方代表,国肽生物联合诸多权威机构全程主导参与了此次团体标准的制定,结合自身长期以来在骨肽领域的产业化实践经验,为标准的成功制定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数据支撑。该标准不仅规定了牦牛骨肽加工技术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要求,同时还规定了原料骨、预处理、蛋白提取、酶解、精制、浓缩、杀菌、干燥、包装、成品的全周期工艺流程,为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

在整个团体标准的编制过程中,起草小组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相关政策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为根本,遵循“规范性、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的原则,注重标准的通用性、适用性、配套性。围绕《牦牛骨肽加工技术规程》制定项目的实施内容,通过相关标准汇总、企业调研,分析验证等,规范牦牛骨肽原料、加工工艺及储运等相关技术,形成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作为我国生物活性肽领域的先行者,十余年来,国肽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引擎,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联合权威科研机构建立起“一院两站”(功能肽研究院、院士工作站、教授工作站)科研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成果转化。截至目前,国肽专利矩阵已经突破120余项,打造科研创新产业高地,不断夯实在生物活性肽领域的行业话语权。

青海国肽生产基地即将投产运营

奉行全产业链发展战略,人民国肽集团先后在安徽郎溪、湖南常德、青海西宁打造三大生物活性肽生产基地。其中,投资数亿元、以牦牛骨肽生产研发为核心的青海国肽今年也将正式投产运营。届时,人民国肽集团旗下三大生产基地将全部实现投产运营,“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致力于打造亚洲最大的生物活性肽产业集群,全部达产后,年产值有望突破百亿元,持续引领行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目前,我国生物活性肽产业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变革时代。但是,行业标准不完善、企业发展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也制约着行业发展。因此,无论是推动产业进步,还是规范企业发展,标准化建设都势在必行。未来,国肽将继续立足自身全产业链优势,积极参与到更多国家、行业、团体的标准制定当中,逐步形成对外标准输出能力,加速赋能产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