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超预期成效 2022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潘文博说,经过多方共同努力,2022年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取得了“开门红”,大豆自给率去年一年就提高了3个百分点,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司长许健民介绍,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狠抓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超预期成效 2022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来源:人民日报    2023-01-19 07:30
来源: 人民日报
2023-01-19 07: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二〇二二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乡村产业培育壮大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超预期成效(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3年01月19日 第 02 版)

1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过去的一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住了多重考验,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效,稳住了基本盘,夯实了压舱石。”在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

粮食生产逆势夺丰收,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开门红”

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供给安全基础持续稳固。

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上年增加1052万亩,产量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说,面对疫情、灾情等多重困难挑战,我国粮食实现了逆势夺丰收。

“打赢抗灾夺丰收这场硬仗,重要保障是义利同抓,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潘文博说,“义”就是压实责任,连续第三年向省级人民政府下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各地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部署安排,层层压实责任,千方百计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全年粮食面积在前年增加的基础上,去年又增加1052万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利”就是加强政策支持。潘文博说,“2022年,中央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之大是多年少有的。”继续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三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合计发放400亿元一次性补贴,比2021年翻了一番;增加产粮大县奖励,扩大轮作资金规模;安排70亿元支持夏粮促壮稳产,安排100亿元支持秋粮抗高温干旱,有力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潘文博表示,2023年,坚持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扩大大豆油料,主攻提高单产,全力以赴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

扩种大豆和油料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曾衍德介绍,2022年我国大豆面积1.54亿亩,比上年增加2743万亩,是1958年以来面积最高的年份。产量2028万吨,增加389万吨。油菜面积达到1.09亿亩,增加近400万亩,油料作物总产量3653万吨,比上年增长1.1%。

潘文博说,经过多方共同努力,2022年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取得了“开门红”,大豆自给率去年一年就提高了3个百分点,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2023年将确保大豆油料面积稳定在3.5亿亩以上,力争再扩大大豆油料1000万亩以上,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个百分点,争取每年都见到新成效。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迈上2万元台阶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曾衍德说,去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把促进农民增收摆在重要位置,兴产业、稳就业、促创业,多措并举拓宽渠道,全力以赴促进农民增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首次迈上2万元这个新台阶,实际增长4.2%,城乡收入倍差为2.45,比2021年缩小0.05。

乡村产业培育壮大,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稳步发展。预计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18.5万亿元、增长4%左右,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建设1.6万多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恢复性发展,农产品网络零售额预计增长10%左右。农村就业创业势头良好,就地就近就业率超过90%。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新建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0个农业产业强镇,乡村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农村改革扩面深化,乡村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拓展到21个省份,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乱占耕地建住房专项整治两项试点有序展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巩固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390万家、222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积18.7亿亩次、带动小农户超过8900万户。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落实,在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上下功夫。”曾衍德说,要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让农民务农种粮有钱赚、多得利。推进产业融合提效增收。促进就业创业拓岗增收。深化改革创新赋能增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司长许健民介绍,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狠抓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全年超过65%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已经消除了返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可以消除风险。脱贫劳动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有效克服了疫情影响,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8万人,比2021年底增加了133万人,超过了年度目标任务259万人。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收入较快增长。据估算,2022年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均继续高于全国农民的平均水平。

2023年将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将返贫致贫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就业帮扶和产业帮扶,确保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脱贫人口人均经营净收入稳步提升。

抓好市场供应、农村防疫,让农民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

春节即将到来,城乡居民都在备年货,对农副产品的供给和市场价格都很关注。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刘涵说,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预计春节期间我国肉类、蔬菜和粮油供应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当前农产品市场运行主要有三个特点——

产能足。粮食产量连续八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豆扩种效果显著,猪肉产量已恢复到正常水平。蔬菜在田面积稳中有增,水果量足质优,水产品产量也是稳中有增,农产品保供基础十分扎实。

消费旺。春节是全年农产品尤其是“菜篮子”产品消费高峰,加上疫情防控政策优化,餐饮和旅游等复苏回暖,预计农产品消费将明显增长,市场有望产销两旺。

价格稳。农产品价格总体平稳,品种间有涨有跌、正常波动。粮油、牛羊肉、禽肉和水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刘涵说,下一步,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抓生产、畅流通、守底线、保安全,确保春节期间广大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量足价稳。

农村防疫将采取哪些措施,让农民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曾衍德说,近期,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会同有关部门组建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派出了32个督导组赴各地督导,推进压实“五级书记”责任,全力以赴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

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继续强化部门联动,动员各方力量,形成防控合力,最大程度保护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提升精准服务能力。推广网格化管理模式,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确保防控体系不留空白。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农村,提升诊疗保障能力。县城医疗资源向一些薄弱乡镇和社区倾斜,补充技术力量,增强救治能力。一些应急设备和药品要向乡镇卫生院倾斜,确保有药用、用得上。加强农村重点人群防护,提升重症防治能力。强化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提升日常防护能力。

(常 钦)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