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应对-36℃低温挑战,四季沐歌空气能内蒙乌加河项目见证采暖变革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3-01-09 17:12
来源: 信阳新闻网
2023-01-09 17: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2年的寒冬,似乎比往年都来得猛烈和迅速……

伴随着新一轮寒流的席卷而至,全国各地纷纷发布了寒潮预警。特别是在北方,很多地区政府都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提前供暖及优化服务的有效措施。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东北部的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冬季时间长、气候寒冷,因此居民的供热需求比较高。

乌加河镇推进清洁能源取暖

2022年之前,镇上一直采用的是燃煤锅炉集中供暖——这是北方冬季供暖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是在农村,所用煤占整体生活用煤的90%左右。但这种供暖方式所使用的设备和技术通常比较落后,能量转化率也较低。其中,不能充分燃烧的煤还会产生大量颗粒物、SO2、NOx等有害物质,不仅污染了周边环境,对煤炭资源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今年,乌加河镇政府将提升供暖标准和供暖质量作为本年度一项重要的政府工作来抓,大刀阔斧地对全镇供暖项目进行改造。他们选定空气能作为主要热源,并与“中国空气能行业十大品牌”、“全球新能源500强品牌”四季沐歌达成合作,采购了其生产的50P空气能热泵,希望通过改进供暖技术和质量提升供暖服务的节能性与环保性,在做到清洁取暖、低碳环保的同时,满足辖区内居民的日常供暖需求。

多重创新科技应对低温挑战

做采暖设备的人都知道:-20℃以下的超低温环境,会使供暖设备出现结霜,导致换热能力下降、堵塞翅片通道,严重的甚至会让机组停机或死机;与此同时,空气源热泵还需要消耗大量热量消除结霜,从而造成水温下降,影响供热效果。

然而,这个问题却不会对四季沐歌产生丝毫影响。四季沐歌50P超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搭载了自主研制的ETS系统平台,采用EVI强热涡旋技术、EVLI气液双喷技术、TVL三阀联控技术、SVCDFD固变耦合倍流化霜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具有快速除霜、精准除霜、高能效三大特性再配合恒温智控技术、智能电控技术、360°监控技术等全方位监控辅助,可以在保证化霜精确度的同时,大大提升机组综合制热指数,保证在-36℃低温环境下依旧可以稳定、快速、高效能制热。

针对乌加河镇的气候环境以及供暖改造项目的实际需求,四季沐歌为其量身打造了整套供暖计划。其中,涉及2个供热能源站(宏丰供热站和乌加河镇供热站),整体周期共6个月,合计约180天,分两期实施。供热末端也参考了居民供暖习惯,分成地板辐射和暖气片两种——地板辐射供暖设计出水温度45℃;暖气片供暖设计出水温度55℃。

高效节能助力供暖舒适升级

鉴于大型供暖项目往往存在运维成本高、反应不及时、维修周期长等问题,四季沐歌还为乌加河镇项目搭载了四季沐歌CAS清洁能源耦合智慧操作系统,确保切实提高项目的能源利用率,节省后期机组运维的成本。该系统采用100余项核心算法,能够更好地提升系统效率,节省运行费用、保障系统稳定性,提前预判故障。此外,系统还可以实时模拟能源数据,直接输出优选方案模拟运行状况和费用,根据不同场景实现最佳的能源选型、最佳投资比、最佳节能运行效率。

以下一组数据可以直观展现CAS系统的高效和强大——售后人员可减少60%,较传统人控方式节能20%以上,售后效率提升70%以上……仅需8天左右,即可节省出一套CAS控制系统;运行15年,就可节省近一套能源站的投入资金!

不仅政府部门节流效果显著,咱们老百姓也同样获益——不少镇上居民也反映:“以前烧锅炉取暖又‘脏’又‘贵’,取暖的效果也不是很好。现在换成了四季沐歌空气能,月底电费降了不少,家里还特暖和。省钱、节能还环保,政府真是做了一件‘一箭三雕’的大好事!”

按照当地的电价(白天0.465元/度,10小时;夜间0.165元/度,14小时)和原有收费标准计算,改造后的项目很好地满足居民的采暖需求,其搭载的智能控制系统也确保了供暖的稳定性,让大家舒适、安全地度过这个寒冬。

目前,乌加河镇供暖改造项目一期项目所设的22台四季沐歌50P空气能热泵,已全部完成安装和调试,并顺利投入使用,供暖面积3.2万㎡。而二期计划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预计将于2023年完成施工,投入同款空气源热泵36台,供暖面积也将达到10万㎡。

如今,四季沐歌不仅确立了以空气能作为未来企业发展的“主航道”,同时通过以智能化霜为代表的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通过不断积极布局,在北方广大区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有领先的技术与优质的产品作保障,成功的优秀案例作参考,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的四季沐歌空气能必将进一步加速更多市场区域采暖变革的进程,推动各地形成采暖清洁化的市场新格局,助推清洁能源进一步实现遍地开花。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