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区打造“青莱”系列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品牌 做大做强青年“朋友圈”

来源:鲁网    2022-11-21 15:42
来源: 鲁网
2022-11-21 15: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青年是莱芜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更是莱芜区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近年来,莱芜区聚焦青年创业友好工程、青年就业友好工程、青年生活友好工程、青年成长友好工程等四项工程,着力实施“青银扶持”计划、“优选领航”计划、“智创营优”计划、“人才集聚”计划等十二条发展计划,打造“青莱”系列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品牌,全方位提升莱芜对青年的承载力、亲和力、感召力,以“请来”的姿态发出城市邀约,让青年发展更“青睐”莱芜,做大做强青年“朋友圈”,从而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全周期服务青年创业

图为牛泉镇乡村孵化中心(青年会客厅)

在牛泉镇鹁鸽楼村有一个乡村振兴孵化中心(青年会客厅),吸引一群青年人返乡归莱,在此搭建筑梦舞台,直播带货推荐“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展示家乡美,每个月进行一次头脑风暴,解决发展难题。项目建成以来,已成功引进10余名乡村振兴顾问,与多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成功 “孵化”高端民宿、国菽大豆种植等示范带动项目,激发了乡村振兴发展活力。

在莱芜,推动青年人创新创业已成为共识。为此,莱芜区聚焦青年创业友好工程,全周期服务青年创业。

建立人才金融支撑服务体系,实施青创金融支持工程,通过落实青年创业补贴贷款优惠政策,扶持优秀青年创业项目。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设计金融产品,提供低门槛、低成本的融资担保和投保结合的科技投融资担保服务。2021年以来,累计为2400名创业者发放担保贷款3.52亿元,为1243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放创业补贴2487.2万元。

打造青年智创空间,充分利用高创中心创客空间、孵化器,为进驻的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行业共性技术等多种服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泉城·莱野乡村度假区”“牛泉镇乡村孵化中心(青年会客厅)”,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支持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发挥自身技术、信息、资本优势到农村创新创业。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掌上办”“扫码办”,加快电子证照推广应用,不断升级“15分钟政务服务圈”,方便创业青年自助办、就近办、多点办。

做强青年人才支撑保障

泰钢集团炼铁厂“90”后高炉工长李胜,是一名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的研究生,莱芜区的就业环境让他心驰神往,于是毅然放弃了回老家重庆工作的念头,来到了与他专业十分契合的泰钢集团。“莱芜区对外地来莱工作的青年人十分支持,目前我享受每月2000元的政府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使我可以安心工作,并迅速成长。”李胜说。

莱芜区聚焦青年就业友好工程,实施高校优秀毕业生接续培养计划,建立线上线下紧密联动的大学生招引体系,通过“青鸟计划”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引才实效。实施乡村振兴青年人才集聚计划,鼓励大学毕业生、返乡人才等到农村就业创业。实施技能人才提升计划,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等联合创优活动,培养集聚各类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队伍。

做强人才支撑保障,优化升级“人才新政20条”。设立人才金卡,入选区级以上人才工程的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金卡”,对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医疗保健等方面给予优惠;为全职引进的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生活补贴,博士每月3000元,硕士每月2000元、“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每月1000元、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每月700元。今年以来,已为1282名青年人才发放生活补贴987万元,为12名TOP200海外留学回国硕士发放留学费用补贴21.6万元,为29名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就业补贴5.8万元。同时,为增加青年人才就业机会,新认定青年就业见习基地27家,发放青年就业见习补贴51.84万元。

做细青年基本民生保障

(图为莱芜区青年驿站)

“刚毕业时候我申请享受了每月1000元的租房补贴,政策期是三年。现在我已经工作了第五年,前段时间我申请了10万元购房补贴,按照流程申请后很快就到账了,这笔资金极大减轻了我的购房压力!”莱芜区口镇街道晨熙智能科技的人力资源主管贺玉慧激动地说。贺玉慧是毕业于东南大学的研究生,因为公司业务调整选择到莱芜区工作,各类政策优惠让她真正在莱芜“扎下根来”。

让青年融入莱芜发展,需要重视青年的身体、心理、收入、家庭等情况,莱芜区聚焦青年生活、成长友好工程,提升青年在莱芜发展的归属感、获得感与幸福感,让青年留得住、干得好。

住房保障方面,逐步构建“租售补”三位一体保障措施,探索在新建商品房项目中配建人才安居房;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 目前共建设租赁住房试点项目3个,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871套。对在济南市无购房记录、首次在莱芜区购买住房的高层次人才发放购房补贴,今年已累计发放购房补贴342万元。通过“泉城安居信息平台”,采取全程线上无纸化方式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办理安居卡,持卡人在毕业五年之内,可通过平台租赁保障性租赁住房,享受市场租金40%的租金减免优惠,或可通过市场渠道租房,享受租赁住房补贴,今年已审核通过23家企业,新市民73人。建立“青年驿站”10家,为来莱青年提供短期免费住宿。

基础教育方面,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扩大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配备比例。推动学校项目建设,投资近亿元的汶源学校改扩建工程9月份已经投入使用,投资4000余万元的凤城高中改造工程一期完工,已经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2所,新增学位1345个,目前,主体已完工7处。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确保100%的公办小学划片免试就近入学近13000人、100%的公办初中对口免试直升5800余人。符合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按时入学,2022年小学招收561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民办学校2名),初中招收77名。

社会融入方面,发挥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便民利民的“十五分钟志愿服务圈”,吸引和带动青年广泛参与各类社会服务。开展“青春社区”志愿服务行动,争取8万元专项资金,开设“济南市青少年宫社区服务站”4个,解决少年儿童暑期“看护难”问题。整合暖冬公益、济南在线、蓝天救援队等社会组织资源,组建12支青年突击队,800余名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扶贫济困等志愿服务中来。组织开展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和“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反映青年诉求、促进青年发展,提高青少年参政意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