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移动+指尖交易”推动新时代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发展网    2022-11-10 17:21
来源: 中国发展网
2022-11-10 17: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2年11月8日,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广州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交易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雄安区块链实验室、 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融势·启新——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2022白皮书·数字交易实践篇》(简称“《2022数字交易白皮书》”)。作为白皮书联合编制单位之一,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受邀深度参与了本次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李积文主任面向全国观众分享了西安市公共资源智慧移动交易系统。据李积文主任介绍,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2021年5月开始成立核心项目组,着手基于电脑端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开发建设智慧移动交易系统(简称“西安交易”App);2022年3月30日,中心依托移动交易App完成了全国首例建设工程项目移动开标。

80+功能,支持全过程智慧移动办理

移动交易App是一款集信息、交易、监督三大服务于一体的招投标综合应用平台,开拓了移动智慧交易这一全新的服务方式,为公共资源交易主体提供更加便捷的“指尖办”服务。

当前,移动交易App累计拥有80余个功能,已实现企业信息入库登记、办理CA认证、发布招标公告、上传/下载投标文件、远程扫码解密投标文件、参与手机端开标、申请办理电子保函、在线行政监管、交易服务等全过程智慧移动办理。

五大创新,打造行业移动交易新模式

移动交易App实现了五大创新:1、手机上传文件,实现移动投标;2、扫码技术应用,实现手机线上开标;3、扫码认证功能,夯实交易安全;4、金融服务掌上办理,缓解企业资金压力;5、封闭式交易管控,实现数据共享。

基于以上五大创新,移动交易App以全新的智慧移动交易模式,为交易主体提供便捷的“指尖办”服务。交易主体通过移动设备即可随身、随时、随地办理交易事项和参与招投标活动,监管部门也能够通过系统实现对交易活动的在线监管,极大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

三大价值,切实优化西安市招投标营商环境

凭借全面的功能和良好的体验,移动交易App自上线以来,已成功吸引约1.5万家投标企业入驻,并完成40余个项目的招投标流程,包括施工、监理、勘察设计、EPC等全业务类型;累计支撑交易金额近140亿元,占2022年上半年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程交易项目总金额约18%。

在近140亿元的交易额之下,移动交易App切实降低了市场主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据估算,移动交易App累计帮助企业少跑路约6000公里,节省时间约7600小时,既大幅提升交易效率,还减轻了西安市疫情防控工作负担。

通过本次发布会,来自全国万余名观众在线观看了李积文主任的分享,并纷纷给西安数字化实践点赞。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主要渠道。行业某从业人员观看直播后评价道:“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打造的移动交易App既是大势所趋,也符合民心所向。”

展望未来,李积文主任表示:“预计在2022年底,移动交易App将覆盖招投标企业超4万家,交易移动转化率可达50%。接下来,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将持续深化数字科技、数据要素等创新应用,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从‘掌上可办’向‘掌上好办’转变,进一步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交易平台服务效能和企业招投标效率,推动交易平台惠企便民,开创全新服务生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