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6年虚拟现实产业规模超3500亿元

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初步构建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态体系,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全产业链条供给能力建设方面,《行动计划》提出,面向大众消费与行业领域的需求定位,全面提升虚拟现实关键器件、终端外设、业务运营平台、内容生产工具、专用信息基础设施的产业化供给能力。

到2026年虚拟现实产业规模超3500亿元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2-11-02 09:02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2-11-02 09: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工业和信息化部1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以虚拟现实核心软硬件突破提升产业链韧性,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行动计划》指出,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初步构建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态体系,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

《行动计划》设立的发展目标为,到2026年,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新一代适人化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不断丰富,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虚拟现实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共同繁荣的产业发展格局。

《行动计划》指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10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与应用融合发展

为实现发展目标,《行动计划》提出五大重点任务、三大专项工程和七大保障措施,推出虚拟现实技术融合创新、全产业链条供给能力提升、多场景应用融合推广等方面的具体规划。

关键技术融合创新方面,《行动计划》要求提升“虚拟现实+”内生能力与赋能能力,加快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网络传输、内容生产、压缩编码、安全可信等关键细分领域技术突破,强化与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全产业链条供给能力建设方面,《行动计划》提出,面向大众消费与行业领域的需求定位,全面提升虚拟现实关键器件、终端外设、业务运营平台、内容生产工具、专用信息基础设施的产业化供给能力。提升终端产品的舒适度、易用性与安全性。

场景应用落地方面,《行动计划》提出,面向规模化与特色化的融合应用发展目标,打造工业生产领域“VR/AR工业赋能”工程、文化旅游领域“VR/AR沉浸式旅游体验”工程、智慧城市领域“VR/AR智慧商圈”工程等。同时围绕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应用试点,鼓励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参与建设内容开发中心和应用体验展示中心。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