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严”硬措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中共中央宣传部19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有关情况。在严控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加强改进占补平衡方面,全面实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强调做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

五个“严”硬措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来源: 工人日报
2022-09-20 09: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本报北京9月19日电(记者杜鑫)中共中央宣传部19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有关情况。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在发布会上表示,10年来,我国坚持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划定并守住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维护我们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前提。10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硬措施来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在严密耕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方面,完善法律法规,修订实施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黑土地保护法;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国务院印发文件,就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作出专门部署。

在严格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方面,落实耕地保护优先序,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中,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足额带位置分解下达,做到优先划定、应划尽划、应保尽保。

在严控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加强改进占补平衡方面,全面实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强调做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严格补充耕地核实认定,建立补充耕地地块公开制度,确保补充耕地真实可靠。

在严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实行“进出平衡”制度方面,针对国土“三调”反映出的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造成大量耕地流失的问题,明确要求对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的,必须在年度内补足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可长期稳定利用耕地。

在严肃耕地保护督察执法方面,强化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对省级政府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持续督促整改;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土地卫片执法,及时发现、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向全社会公开通报典型案例,发挥震慑作用。

“10年来,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2020年耕地保有量18.65亿亩的目标,守住了耕地红线。”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国洪介绍说,特别是近两年来,耕地减少的势头得到初步的遏制,2021年全国耕地总量实现净增加。

(杜鑫)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