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宁波北仑算山,这座依托深水良港建设的大型火电厂选址落地。北仑电厂的建设引进了国际先进设备和领先技术,用建筑质量和建设实力在我国电力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开工伊始,这座建设规模5台60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65亿千瓦时的“巨无霸”就为中国二十冶建设者提出了超高的要求:一是工程地质条件差,工程所处地基为流塑状粉质粘土,可变性大、灵敏度高,极易造成桩位偏移或者基础偏移;二是基础结构复杂,工程量大,标高变化差异大,加上大小汽机机座均由外商设计,存在图纸转换问题;三是基础砼体体积大,工期紧,交叉配合作业多,基坑回填工作量大……重重困难,让工程举步维艰。
深基坑支护化解“滩涂打桩”难题
“在海洋滩涂灰渣场地上建成百万千瓦机组,这在全国尚数首例。”当时一位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专家曾这样说。
工程地质条件差,工程所处地基为流塑状粉质粘土,可变性大、灵敏度高,极易造成桩位偏移或者基础偏移。在一期工程建设优质质量的基础上,中国二十冶建设者们在二期采取深基坑支护设计的新技术、新工艺、优选施工方案,贯彻GB/T19000系列标准,强化质量控制,实行质量否决权。
深基坑支护用于挡土支护结构的水泥搅拌桩组织体按重力式挡土墙进行设计,内容包括支护墙体的抗倾覆、抗滑移和墙体身强度验算。在施工中,既加强墙体的整体性,防止水渗入软化桩体,又为安全文明施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面。支护桩施工完毕后经过检验,搅拌桩施工质量良好,桩身的完整性、搅拌的均匀性得到保证,芯体室内水泥土极限抗压强度达到20MPa。
合理的设计是基础,施工的质量是关键。
从1996年8月起,各工段汽机房和锅炉房的基础施工全面展开,通过开展“质量创优”劳动竞赛,充分调动起员工的劳动积极性,确保了工程的优质优良。
质量体系保障“质安天下”
“用高科技手段建高质量工程”。1997年1月15日,北仑电厂二期三号、四号土建主体工程结束,5月31日,提前60天达到设备安装节点。至此,浙江省这座火力发电厂土建工程经过270名职工一年多的奋力拼搏,累计完成工作量6900万元。
“我们的责任就用户的满意。”
工程施工中,中国二十冶全体员工精益求精,用合理的制度体系保证了合格的工程质量,形成三级管理、一级专检的质量体系,人人抓工程质量、创精品工程蔚然成风,业主全过程满意率达到95%,成为公司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的优良传统和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