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字化东风,大鹏教育助力中华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来源:中国网    2022-08-11 14:59
来源: 中国网
2022-08-11 14: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对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存储、利用、重构、传播、延伸与再现,这不仅仅是时代赋予民族文化发展的一次新的历史契机,同时也是国家文化产业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国家软实力的根本,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把数字化的方式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抓手。用数字化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传播,不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在《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重点要求文化数字化的最终成果是形成线上线下立体覆盖的文化供给体系,要求全面开放文化数据,使所有成果都能够为全民共享。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来之于民,也应用之于民,享之于民。

当前,在数字科技赋能下的民族文化,呈现出蓬勃的时代活力。通过对传统表现形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古老的文化信息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大众面前。传统已经不再是僵化古板的代名词,拥有了科技内涵的民族文化让百姓“百看不厌”,“惊喜不断”。这当中,拥有民族文化情怀,具备文化传承使命的互联网企业,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里以互联网成人素质教育品牌机构大鹏教育为例。作为一家以艺术类课程为主要产品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始终是该企业的核心价值诉求。大鹏教育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不断探索与实践,用独特的形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崭新的生命力。

一方面,大鹏教育兴趣技能版块开设的国画、书法、篆刻及美术的相关课程,通过场景化呈现及趣味化体验引领大众从了解到探索,从好奇到爱上民族传统文化,以阶梯型课程向大众传递出中国文化思想内涵。另一方面,大鹏教育深知中华文明是跳动的“活”文化,大众生活才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传承阵地。为此,大鹏教育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场内场外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体验新模式。先后与多位非遗传承人合作,采用线上线下互动方式,先后开展了“制香焚香”、“端午香囊”、“胜芳花灯”等多场有关非遗文化的传承传播活动;通过“云课堂”、“云看展”、“云出游”等形式“上新”文化活动,为大众带去一场又一场文化盛宴。

未来,把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信息数字化,借助高科技手段,让数字信息化成果达到全民共享,将是新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必然。让文化的光芒照进现实、点亮大众生活、温润人心,不仅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更是实现民族复兴宏伟大业的重要举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