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能“强基”,传音控股心系员工,吹响关爱员工号角

来源:东方网    2022-05-11 14:34
来源: 东方网
2022-05-11 14: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目前,上海疫情形势稳中向好,社会面清零进入关键攻坚期间,各行业企业都面临不小挑战。据了解,传音公司在沪有2000+员工,公司第一时间紧急开展行动,紧急协调资源,通过为员工提供诸如救急礼包、开通每日优鲜APP企业绿色通道等措施,竭力保障每一名在沪员工的生活。

相关人士介绍,在员工关怀方面,传音积极履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在沪员工送去温暖和爱心。众所周知,上海疫情突如其来,在沪百姓都已居家隔离,足不出户,很难采购到物资。在疫情封控之初,传音为员工提供救急礼包近700份,并开通行政求助热线,保障每一名在沪员工和家人的基本生活。此外,传音集团防疫工作组同事也不断努力,为员工开通每日优鲜APP企业绿色通道,保障员工“买菜无忧”。在封控期间,传音硬核网格长迅速成立,以互助互爱的方式进行有效防疫,还上线了“春天在这礼包”,为大家加油打气,极大地增加了传音在沪员工的归属感。

在企业管理中,员工关怀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留住优秀员工及吸引人才的关键环节。优秀的员工福利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体现一个公司注重人文关怀、看重人才的企业形象。前几日,传音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4.12亿元,同比增长30.75%,净利润39.09亿元,同比增长45.52%,基本每股收益为4.88元。取得如此正向的成绩,也绝对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努力。

积极抗击疫情,关爱在沪员工,是传音“员工关怀”文化的一个缩影。传音对于人才构建体系的策略和标准更加多元和包容。正值毕业季,传音开展了2022届春招及2023届青鸟计划实习生招聘,注重人才的年轻化,吸引更多有想法有追求的“后浪”。

值得一提的是,传音对专业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求贤若渴”,希望专业型人才能够提升产品技术、研发水平,让管理型人才预判趋势,为团队创造实质性的价值。据介绍,传音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员工喜欢自己的份内工作或给予员工喜欢的工作,同时传音还建立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培养中坚后备力量的“雏鹰计划”、搭建传音学院学习平台等内容。

作为一家出海企业,传音更需要面向全球化业务发展来构建人才体系。在尊重不同国家的前提下,传音建立并健全全球化职位职级体系,还构建本地化的自驱型培养体系,为海外的本地员工职业发展助力。与此同时,传音还注重人才流动,希望让海外优秀人才向上向外流动。

公开资料显示,传音在2020年曾获得深圳市南山区人力资源局授予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实训基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企业。在2021年获得上海浦东新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授牌,还获得过前程无忧和应届生求职网联合发起的2021“中国大学生喜爱雇主”奖项。这些奖项的背后,展现着传音对人才资源建设体系不断更迭和发展、对员工怪的持续深耕。

人才队伍的强大,才有公司的未来。传音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员工关怀工作,构建和谐的员工关系,极大提高企业效能,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