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建设拉开大幕。五年来,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扎根雄安,凝智聚力、不舍昼夜,承建了多项重大项目,服务建设雄安总建筑面积58.9万平方米,累计245名管理人员、2690名劳务工人参与建设。
拔节生长 匠造“样板之城”
如果说高标准规划设计是绘好“雄安画卷”的“起笔”,那么高质量建设和发展就是举足轻重的“着色”。作为“雄安新区第一标”,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承担着新区规划展示、政务服务、企业办公、生态公园等多项功能,成为雄安新区功能定位与新发展理念的率先呈现。
中建安装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机电项目的施工时间仅有50天,还跨越了春节。为打赢这场硬仗,项目经理侯祥峰带着项目团队创新技术方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现场扫描、将现场点云模型和建造模型分析比较、搭建BIM模型,运用三维模型实施管网综合、CAD出图、深化图纸送审、图纸交付、模型交付、设计交底,确保项目BIM模型与图纸和现场一致,弥补了传统做法随机性大、易遗漏、精度不高、复核时间长的不足。
在雄安的一半日子,侯祥峰和项目团队是睡在办公室的。5天完成771台风机盘管吊装、7天完成3300米桥架连接和19600米电气明配管、9天完成58个管井564根立管连接、机电安装时间缩短40%……
在新区,每一个重点项目都是具体抓手和载体。中建安装建设者们以激情和干劲全力拼出“雄安速度”,将“雄安质量”贯穿项目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
京雄城际雄安站的西南侧地下,“藏”着一座“能源心脏”,这是雄安新区首个全地下智慧能源站——雄安新区高铁站片区供热(冷)1号能源站,可满足高铁站片区402万平方米单位、居民的用热(冷)需求。作为雄安站保开通的重要项目,项目团队要在不到7个月的工期内完成施工。技术人员大胆提议,取消传统的混凝土梁系满堂支撑体系,改在项目现场建设900平方米的钢结构支撑平台!这一方案最终将工期提前了近30天。
先地下、后地上,便是雄安新区规划之新、理念之新的重要体现。在雄安新区的容东、高铁站、容西等6个片区,水、电、气、暖、网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管线全都集纳在地下数百公里的综合管廊中,实现了管线集约、运维共享,“马路拉链”也随之销声匿迹,让未来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安居工程(D、E、G社区)配套综合管网工程内,布设着电力舱、水信舱、能源舱、燃气舱等,还预留了物流通道。在完成了该标段的供电与照明、监控与报警、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标识系统、支架立柱等一系列高强度任务后,中建安装项目经理王成滨终于松了口气。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安装了近一万根立柱,这样庞大的工程量在他以往的职业生涯中还没有先例。
蓝绿交织 缔造“生态之城”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新理念,这里正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森林城市示范区。雄安新区起步区1号供水厂(净水厂)就掩映在大片植被中,山水景观错落有致,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漫步其中仿佛置身城区公园。
作为雄安新区首个净水厂、首座集中式水厂,雄安新区起步区1号供水厂(净水厂)项目在2021年投运后日产净水规模15万吨,为容东片区17万居民供应优质饮用水,助力雄安新区绿色生态发展。
绿色生态理念始终贯穿净水全过程。先进的水处理工艺,节能环保的过滤分离技术,整个过程无需加热或添加化学剂,无污染。为节能降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项目团队创新采用高效污泥离心机,将污泥里的水和杂质二次分离,再通过高效加压装置,将废水压回原水中,二次过滤。经科学计算,雄安水厂原水浪费率不超过1%,出水率高于99%,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雄安新区的生态底色,远不仅于此。2021年新区实现无煤化,新增片区、核心区域2022年将建成无石化能源区。
在雄安新区容西片区,供热(冷)一期、二期能源站和入廊管线工程施工二标段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着,项目包括一级能源站2座,二级能源站13座及智慧供热系统。这个能源站全部采用清洁能源,以天然气为主,可再生能源为辅,烟气余热、废水废料都可再利用,着力打造清洁、零碳的多元化供能模式,绿色节能、低碳环保。这正是雄安新区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将为雄安新区容西片区7.8平方公里、约10万人口提供供暖保障。
创新科技 智造“未来之城”
智能灯杆、智慧光伏座椅、无人超市、无人驾驶汽车……漫步在雄安新区,处处都能感受到“智慧城市”的元素。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是雄安新区首个标志性城市综合体,也是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第一个商务建筑群,涵盖办公、酒店、商业、会展等多个业态。
项目团队在高质量建设该场馆的安防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楼控系统时,坚持“智慧建造”同步实施,创新搭建的智慧建造平台整合了BIM技术、大数据分析处理、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建造过程中实现了人与物全面感知,各环节工作互通互联、信息协同共享。实际场景中,通过建设会议、楼控、信息发布、房间集成控制等系统,可实现会议预约、室内外环境监测与调整、建筑能耗监测、一键控制设备等多样功能。随处可见的电子屏亦能实时将信息共享给客户,达到科技赋能信息化的目的。
从“智能建造”到“智能运维”,中建安装还将诸多“智慧”带进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作为雄安新区第一批搬迁群众回迁的安置房,雄安容东片区安置房项目一直备受瞩目。2021年11月4日,项目团队在仅用3个月完成全部智能化系统安装及调试工作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G2组团31栋安置房喜迎交钥匙时刻,2700户、近万余居民陆续乔迁新居。
走进雄安容东安置房小区大门,“嘀”的一声,人脸识别系统自动刷脸识别;一旦发生火情,无线智能烟感探测报警器自动报警;意外发生时,按下家中、健身广场旁的紧急按钮,即可直接与社区中控室取得联系,得到紧急救援......项目团队在设计和施工中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14个安防子系统有机结合,让“管控”升级到了“智控”,打造宜居宜业、绿色智能新社区。
容东的惊艳亮相,为雄安新区其他片区从建设到运营提供了重要经验,数字与实体城市“孪生共长”,一座智慧的未来之城,呼之欲出。
五度春秋,斗转星移,从“蓝图”到“实景”,中建安装将在雄安继续书写奋斗者的精彩答卷,助力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京津冀城市群重要一极、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