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开展“副业”不能舍本逐末

从炒房、炒股、炒币到委托理财,上市公司的“副业”日趋多元。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发稿,123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年报,其中159家公司进行了证券投资,投资金额合计9604.29亿元;552家公司持有投资性房产,合计投资价值6738.53亿元。

上市公司开展“副业”不能舍本逐末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2-04-07 09:3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2-04-07 09: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安宁

从炒房、炒股、炒币到委托理财,上市公司的“副业”日趋多元。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发稿,123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年报,其中159家公司进行了证券投资,投资金额合计9604.29亿元;552家公司持有投资性房产,合计投资价值6738.53亿元。另外,截至4月6日,今年以来740家上市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合计2770.87亿元。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在做好主业的同时利用闲置资金从事投资等“副业”本无可厚非,但应处理好副业与主业的关系:副业不能代替了主业,更不能荒废了主业。更要把主业做好,严格把控非主业投资,推动各类要素向主业集中,不断提升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随着2021年年报的陆续发布,一些上市公司的“副业”陆续曝光,例如有的上市公司因炒股亏损近20亿元,有的上市公司则因“炒币”赚钱,甚至还有上市公司“主业不行副业来凑”,以卖房弥补业绩……

笔者注意到,不少公司在委托理财公告中,对投资目的描述都如出一辙:“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实现现金资金效益最大化,为公司和股东创造更大的收益”。这当然是良好的投资初衷,但也不可否认,过度投资会带来更多的风险甚至拖累主业,而这不仅有悖初衷,更会损害投资者权益。

因此,执着于“副业”的上市公司在投资前能否先思考一下:公司的主业是否已经做得很好?是否需要用闲置资金进一步提升主业的技术升级、产品创新等核心竞争力?是否已经把副业当成主业了?

从上市公司发展角度来看,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好主营业务,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上市公司不把重心放在主营业务经营上,而是热衷于“副业”,最终将会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上市公司始终是投资的重要判断标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荒废主业,而去过度地发展“副业”,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这说明公司对主营业务没有信心,也不具备投资价值,投资者最终必然会“用脚投票”。

因此,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要想走得长远,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心无旁骛专注于主业,通过不断地深耕细作,用稳定的业绩增长来回馈投资者才是真正的王道。(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