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燕山地区:“三呼三应”助力城市基层治理

来源: 中工网
2022-03-17 14: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以前爬个楼像爬山一样,苦不堪言,,现在终于有了电梯,真是妙不可言!这是真真切切的感受!”3月12日,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地区星城街道第三社区居民杨阿姨激动地对记者说。

去年11月,杨阿姨所住的总共6层的居民楼加装了燕山地区第一部外挂电梯。家住顶层的她再也不用为上下楼发愁了。她老伴患有尿毒症,行动不便,爬楼成了横亘在每周两次上医院透析前的一只拦路虎。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个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是燕山地区落实《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的生动实践,也是党建引领“三呼三应”机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一个缩影。

燕山地区是我国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燕山石化的所在地。随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逐年提升,老旧房屋面临的问题已成为燕山地区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为此,燕山工委自2019年开始进行“三呼三应”机制探索。

“有呼必应”:急难愁盼问题有人办

老楼加装电梯是个老大难。

2020年,随着燕山地区试点外挂电梯工作的展开,星城街道第一时间想到了杨阿姨家的困难。但是,加装电梯面临筹资难、实施难和统一居民意见难这三个难题。

“我们启动党建引领‘三呼三应’机制,燕山住建委主动牵头并联系了老楼加装电梯的专业第三方。”星城街道工委书记吴雅静告诉记者,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协调居民形成统一意见的工作,让居民详细了解加装方案。

在对接会后,街道和社区又针对低层居民存在的加装电梯后房价贬值、影响采光、噪音扰民、隐私暴露等问题逐一入户讲解,协调解决,前后达10余次。

此后,社区再次组织杨阿姨所在的星城二里41号楼5单元居民和第三方召开对接会、讲解会、签约会等几轮会议。经过一个多月的协调,5单元居民形成了统一意见:同意安装。

接下来,需要41号楼6个单元72户居民中三分之二的不反对票才算成功。又经过36天的入户走访,这部分居民意见统计工作完成。

至此,5单元满足了老楼加装电梯的申报条件。2020年2月4日,房山区住建委下发了加装电梯项目确认书。

没想到,这时5单元有的居民又产生了疑虑。社区网格员和楼长主动配合街道社区做居民思想工作。关键时刻,住在该单元一层的老党员甘起荣以老邻居、老大哥的身份找邻居谈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1年3月1日,加装外挂电梯工作终于进场施工。同年11月完工。

“通过各部门密切配合下沉社区,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都能有人办、马上办、办得好!”星城街道工委书记吴雅静说。

燕山地区让治理资源走出传统行政架构的束缚,下沉到星罗棋布的基层网格中,“有呼必应”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抓手。通过创新体制,行管部门、街道、社区三级同频共振,最大化发挥联动效应优势,破解“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基层治理难题。

2021年,燕山地区党员干部参与社会治理工作39510人次。地区四个街道“12345”接诉即办共承办5414件,满意率均为97%以上。

“一呼百应”:凝聚基层社会治理合力

“一通电话,竟然把困扰我们这么多家长的问题给解决了,真没想到啊!”一名家长在“接诉即办”回访电话中说道。

去年以来,燕山接诉即办中心接到“某教育培训机构处于停课状态且联系不上”相关市民投诉162件,涉及近百名学生家长,金额巨大。

通过教委、市场监管分局、属地街道等多方努力,终于联系到企业负责人,经多次协调沟通,最终达成令家长满意的解决方案,维护了家长和学生的权益。

燕山地区努力构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按照“党建引领、区域联动、共治共享”工作模式,形成多元开放、多要素汇集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最大程度凝聚起基层社会治理合力。

他们依托“六心合一”(智慧城市管理中心、社会综合治理中心、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应急管理中心、12345市民热线处置中心和智慧园区管理中心于一体的“六心合一”综合指挥中心)综合指挥中心,以工委、街道、社区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社区网格党建工作议事会为主要平台,实现区域内参与治理的各要素有机融合,推动社会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

此外,善用民意、民智提升城市治理质量和效能,充分发挥出在职党员、老工友志愿者、文明引导员、小巷管家、社会治理监督员等群体的积极作用,群策群治、精细绣花,织密城市治理的“针脚”,绘就共治共享城市治理体系的画卷。

“未呼先应”:以精细化治理为路径

“经过前期深摸底、大调研,摸清基层实情和群众心声形成问题和建议清单,涉及房屋漏雨、买菜不便、公共健身器材老旧等民生领域小事占比约85%。对此,我们逐一上账、逐一落实,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结合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一体化推进、一体化解决。”燕山工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晏利平介绍道。

2021年,燕山地区立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梳理问题清单“主动办”,建立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月更新”动态管理机制,整合归纳成253项按期全部办结。

他们以精细化治理为路径,践行一个诉求解决一类现象的“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工作思路,推动社会治理从“有一办一、举一反三”向“主动治理、未呼先应”转化。

“基层治理的目标是百姓,源头也在百姓,要依托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满足精细化治理的需求。”燕山工委组织部副部长邓国红介绍,近年来,从地区到基层纷纷成立“老工友”志愿者队伍、“365党员义工服务队”等各类服务群体,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人翁”意识逐渐增强,为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尤其是深化“未诉先办”贡献了群众力量。

“老工友”志愿者队伍是其中的一块“招牌”。“工友”是老工业地区的特色人力资源,而熟人社区是这里的一大特点,燕山地区在进行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因地制宜组建起“老工友”志愿者队伍。这支队伍成立3年多以来,已招募志愿者3000余人,以参与社会面防控,开展各类平安建设活动为主,还承担社区联络工作、提供免费理发等社区服务。

东风街道羊耳峪第一社区第五党支部书记杜维臣就是个社区里人们离不开的“老工友”。他早年在燕化机械厂工作,担任过18年的车间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了解居民需求,站在党员角度审视社区工作。小到节能灯泡、邻里关系,大到社区建设、整体规划,老杜总是用心观察着社区的点滴变化,积极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先后向街道、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提供建议1000多条。

为人民服务不仅要有热情,更要有能力。多年来,老杜自学了不少技能,修暖气、修水阀、修自行车,为的就是更好地履行党员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总说,只要大家碰到难处时,马上想到我老杜,这就是我的荣幸!

一个个像杜维臣这样的“老工友”让民之所呼更快得到回应,让民之未呼更及时被关注。

“只有真正做到及时预判民之所想,及时发现民之所急,及时满足民之所需,才能推动‘三呼三应’机制不断深化。”晏利平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