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宁诺“化学与环境工程系”的这两个专业超有潜力

来源:中国网    2022-03-10 17:08
来源: 中国网
2022-03-10 17: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碳中和、零碳经济、制造业转型对于国家乃至世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的技术是国家产业转型亟需的,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去探索和为国家和社会去承担和贡献的。” 曾在大四拿到30多个名企Offer,却选择求学伦敦大学学院,博士一年级就提交和发表20篇学术论文的宁波诺丁汉大学(宁诺)“明星学生”刘奕杨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近年来,与化学和环境相关的专业受到独具慧眼的家长的青睐。联合国制定的17个全球发展目标中就包括清洁饮水、清洁能源、气候行动等与环境息息相关的发展目标。

  吴韬教授指导学生实验

在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吴韬教授看来,学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这两个专业其实是一个潜力股。“环境污染时,我们都会抱怨。卡脖子的高端芯片不仅需要芯片设计和制造人才,材料、化学方向的人才同样缺一不可。”他提到,随着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高度需求,掌握了基础工程学科的思维、知识和技术,在未来的竞争力是倍增的。

拥有一流的本科课程和认证

就在去年,宁诺的“项目设计”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项目设计是化学与环境工程系的大四必修课,由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和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协同开展,在三校同时教授。

课程以小班化教学、合作式学习为特点,通过一系列设计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将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的应用,同时注重学生安全与环境可持续意识的培养。设计任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自主探索、综合考量与决策的能力。

课程负责人Philip Hall博士表示,这门课尤为核心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一方面是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是在设计的时候融入绿色设计,从源头处降碳节能。不论学生未来从事何种职业,这一套思维方式都能让他受益。

“这门课要求我们完成一整套工程设计流程,从而达到既定的经济、环境、产能等目标,对我们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要求都很高。”去年本科毕业,正在宁诺攻读博士的吴心赟说。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已获多项国内与国际认证。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双双获得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认证和英国材料、矿物和矿业学会认证,为中国内地唯一获得双认证的高校。

拥有一支过硬的师资团队

宁波诺丁汉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这两个专业的师资团队来自于化学与环境工程系,专业师生比在1:8左右且拥有多位明星教授。其中包括理工学院院长和新材料研究院的院长吴韬教授,他是这个专业的筹建者,也是学术带头人。吴韬教授还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英国材料、矿物与矿业学会会士;再如Philip Hall博士就有25年的企业工作经验,10多年教学经验,教授过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大部分现有课程。

  刘奕杨与PhilipHall合影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顶尖科学家平日里一点没有架子,对学生们倾囊相授,不仅是知识,更是对待科研的态度。多位毕业生提到,导师们的悉心指导让他们点燃了心中的“火种”,且在迷茫困惑时找到人生方向。

刘奕杨就提到,“尽管一开始我成绩不太好,但我并没有受到来自师长和同学的歧视,相反我收获了来自他们大量的帮助。例如,理工学院院长吴韬教授的《反应器设计》课程中有大量的公式,对于我来说挑战巨大。吴院长在课后时间,将我们全班分为多个6人小组,在办公室中为我们一一安排小组补课。Philip Hall博士一直以‘霸道总裁’的方式鼓励着我。”刘奕杨说,他相信很少有高校如此包容并鼓励这么一个后进的学生,但宁诺做到了,且给了他追寻梦想的勇气。

拥有与顶尖科学家一起探索未知的体验

在毕业生们看来,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满足了他们探索未知的需求。这体现在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科研、解锁最尖端实验室设备、支持以学生为主导的创新课题等等。每年暑期,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的导师们还会自愿留校带领学生进行暑期课题研究。

去年,大二学生纪然跟随化学与环境工程系的唐本灿博士研究AI制药。“探索未知领域、随时遇到问题随时扩充相关知识,这是我感受到的科研魅力。”他说,“做研究和平常学习有很大的区别,跨领域的学习、大量文献的阅读、研究方案思考、操作实验设备、不断试错,这些都是平常学习较少接触到的。在参与了AI制药项目后,我希望接下来在这个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数据显示,在英国,化学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起薪在所有专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牙医和医学类专业。一张具有“国际认证”的学位证书,是学生们升学和就业的一块金牌敲门砖。在宁诺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包括联合国环境署驻北京办事处、摩根史坦利中国、埃克森美孚公司及各级政府环境保护部门。2020届化学与环境工程系的毕业生数据显示,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中超85%的毕业生进入了全球大学排名前50的大学深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