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章丘区多元协作深入实施“门前五包”责任制

来源:中国网    2022-03-08 17:35
来源: 中国网
2022-03-08 17: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由临街单位自主包环境卫生、包市容整洁、包基础设施、包秩序良好、包绿化美观的“门前五包”责任制是济南市推动城市品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的创新举措,2021年三季度,济南市章丘区率先向全区临街单位发出了“门前五包”文明倡议,全面推进实施,通过多元协作参与,畅通社会互动渠道,突出政府服务属性,细、真、实、快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城市治理问题,大幅提升了城市功能品质,有效促进了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常态、长效创建。

开展“马路办公” 现场推进工作

济南市章丘区多元协作深入实施“门前五包”责任制

多渠道深化社会宣传,引领文明城市风尚。工作推进之初,该区制作并发放了12000余份《履行“门前五包”责任制、共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倡议书,专门制作的《城市是我家、美丽靠大家》“门前五包”公益宣传片通过新媒体广泛传播,并在章丘电视台新闻频道黄金时段循环播放。同时,着力突出属地责任,强化部门协同,采取面对面宣传、发放明白纸、召开经营业户动员大会等方式加强社会宣传,“门前五包”责任制协议书签订及公示牌悬挂实现了全区主要道路及重点部位临街单位全覆盖。

济南市章丘区多元协作深入实施“门前五包”责任制

济南市章丘区多元协作深入实施“门前五包”责任制

多层次开展广泛协作,形成城市治理合力。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属地管理、公众参与、共治共享”的原则,广泛凝聚工作合力,不断细化“乡呼县应”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充分激发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广泛推介“汇智理”微信小程序,发动广大临街单位及时拍照上传各类城市治理问题,通过智慧城管平台及时转办相关部门、属地镇街或社区限时办理,逐步构建起更加多元、更加广泛的城市治理格局,加速推进工作开展。

济南市章丘区多元协作深入实施“门前五包”责任制

济南市章丘区多元协作深入实施“门前五包”责任制

多部门协同破解难题,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突出区城管委的协调调度作用,对界限模糊、跨部门、跨领域的治理难题进行现场研究、现场制定对策、快速推进解决。同时,针对人流车流密集的重点路段、重要商区校区等,依托“雪亮工程”新建、改建“门前五包”智能监控140余处,初步实现了对上述部位的24小时实时监测,发现乱停乱放、占到经营、暴露垃圾等即时上传智慧城管平台分类处置,有效提升了常态化精细治理效能。

现场推进智能监控建设

济南市章丘区多元协作深入实施“门前五包”责任制

  部门属地协同办理难点问题

济南市章丘区多元协作深入实施“门前五包”责任制

多手段推进督导考核,夯实参与各方责任。专门成立由城管、环卫、住建、园林绿化、公安交警等部门组成的三个专项督导小组,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对18个镇街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保障工作进度、推进责任落实。同时,在主城区建立由20名成员组成的“门前五包”督导队伍,对主城区街面秩序开展常态化巡查,广泛宣传政策规定、劝阻不文明行为、督促临街单位履行责任、核查反馈治理效果,平均每月发现处理各类五包问题8000余件,有效助推了“门前五包”工作深入开展。

专项督导小组现场督导

济南市章丘区多元协作深入实施“门前五包”责任制

  及时处置门前五包问题

济南市章丘区多元协作深入实施“门前五包”责任制

多形式树立文明典范,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大力开展评先树优,采取“门前五包”星级单位评定、悬挂星级牌公示等手段充分激发临街单位的参与积极性,不断强化广大业户的城市主人翁意识,在全社会倡树文明城市典范。对于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履行责任不力,屡次违犯法规影响市容环境的管理对象,依法加大处罚力度,持续为“门前五包”责任制深入实施提供坚强执法保障。

依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济南市章丘区多元协作深入实施“门前五包”责任制

据悉,为统筹推进“门前五包”责任制实施,该区城管部门将着手创新搭建“门前五包”智慧信息平台,整合当前智慧城管系统及“汇智理”社会终端、智能监控识别系统、信息化网上执法办案系统等,更新录入临街单位名册,实时掌握“门前五包”责任制推进落实情况,促进城市精细、精准治理。

(济南市章丘区城市管理局 李际秀)

(李际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