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征程迈入新维度!焕生汇自然约定系列产品推动生物技术实现商业转化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3-02 14:22
2022-03-02 14: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全球生物制造企业所共同面临的难题是,生物技术商业化难。毕竟与实验室小范围内的技术研究不同,对企业而言,如何将生物制造的工艺技术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才是重中之重。而很多生物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在性能和成本等方面难以以压倒性优势战胜传统化工工艺。如何破解商业化困局,成为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

成立于2014年的焕生汇,是一家布局生物细胞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以生物细胞科技创新研发、科研成果转化为核心,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焕生汇为什么能够居于行业领跑地位,与焕生汇对行业的精准洞察、前瞻性布局、战略性研发投入密不可分。

2017年,与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战略合作成立联合研发平台—北京焕生汇生物技术研究院,在干细胞存储制备技术、临床治疗应用技术、药物应用、抗衰老美容等多项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已取得100余项专利。

在逐步形成研发技术壁垒,技术成果可以规模化转化的关键时间点,又迅速布局产业平台,在2021年,焕生汇联合央企中国诚通东方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诚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共同成立诚科焕新生物工程(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以加速生物技术的产业转化步伐。

从前瞻性的研发投入到战略性产业平台布局,不得不说焕生汇的每一步规划都具行业领跑价值,时至今日,早已抢占行业制高点的焕生汇终于迎来商业化良机。

据焕生汇首席生物专家、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马峰表示,“焕生汇依托细胞生物创新技术,推出全新产品,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实效的产品体验。”据悉,焕生汇在积累科研基础上一直探索研发成果的产品服务转化。

截至目前,焕生汇在头皮养护、妊娠纹护理、面部抗衰等领域的研发成果均经过临床实验,得到系统的功效数据。同时为了加快生物技术研发成果的产品转化 ,焕生汇引入北京大学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专家张友波博士为首的科学家,专业配方专家、皮肤科专家等科研团队加快生物技术成果的产业转化,系统全面布局功能性化妆品创新研发平台。

焕生汇的产业转化契机,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焕生汇积极引入高级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力量,引入北京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专家张友波博士。其作为焕生汇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焕生汇生物技术研究院功能性化妆品创新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其具有20年活性天然产物成分研究开发经验,其利用搭建完整且系统的研发生产体系,为科研成果产品转化做好上中下游全面布局。

另一方面,焕生汇功能性化妆品创新研发平台未来基于科研团队多年积累的生物技术科研成果,以及消费者的需求打造多个产品&服务解决方案。这将让科研成果落到实处,矩阵性布局功能性化妆品产品服务品牌集群。

种种努力下,焕生汇迎来商业转化的关键时间节点。2021年,焕生汇自主研发“自然约定头皮沁活系列”经过数万次的实验和近千人的人体功效验证数据终上市。自然约定系列产品由核心科技成分—“头皮沁活肽”、以4种生物活性肽、14种植物提取活性成分、17种天然氨基酸创新的科学配方,全新定义沙龙级头皮生态养护理念,拒绝一切不利于毛发健康因素,严苛筛选,经过严谨科学实验,精选配方,专为头皮健康精心打造。该系列产品专注健康毛发三大核心要素,给予科学干预,为现代毛发健康危机人群提供有效的沙龙级头皮生态专业养护解决方案。

作为近20年来发展颇为迅猛的高新技术,生物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药、护肤品、轻工食品、海洋开发、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对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生物技术,企业能够有着光明前景。焕生汇作为行业早期布局生物技术产业的公司,正在突破上游的细胞存储和基础科研布局,迈入下游的产品及服务转化。8年科研长跑将结出累累硕果,焕生汇由此迈上快速成长之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