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泽特医摇摇饭宣告全民营养时代到来:年轻人成健康市场消费主力军!

来源:中国网    2021-11-05 16:57
来源: 中国网
2021-11-05 16: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建设越来越好的时代背景下,大众对于个人健康问题和生活品质问题也越发关注,尤其是受疫情影响,大众对个人健康重视程度更是大幅提升。相比以往上了年纪后才开始选购营养保健类产品,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营养保健品类的购买行列,甚至成为了核心主力军。为何越来越多年轻人会加入养生的队伍,并愈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或许这四个因素一个都不可或缺!

1.png

生活节奏过快成阻碍科学膳食的关键因素

据2020天猫营养保健品类不同代际消费人数占比显示:90后和Z世代是推动保健产品销量增长的核心人群,他们作为年轻一代对健康的期望值很高,但健康自评分数却明显低于其他代际,成了当下最焦虑自身健康状况的群体。

在对年轻人的市场调查中了解到,年轻人虽然深知均衡膳食营养的重要性,却因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而缺少时间真正实践科学膳食的食谱,市面上专门搭配的营养餐外卖又往往价格高昂,长期以往经济不堪重负!同时快节奏、强竞争的生活让年轻人们,免不了借下午茶、夜宵等不健康的行为来缓解压力,导致膳食营养问题久久难以解决,只能他们只能寻求各类营养保健产品来补充营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对健康期望值高但自评分数却很低的原因。

年轻人的这种生活状态和近几年各大电商膳食营养补充剂渠道的增长趋势恰好相符,更侧面证明了年轻人不可否认已成为营养健康保健品的主力人群。

年轻人对营养餐需求升高,市场却一片空白

尽管年轻人对于营养健康的关注度逐步提高,并在营养健康保健品方面有着极强的消费倾向。但就中国营养餐市场现状而言,市场上大部分的营养滋补型产品仍是面向儿童或中老年人,大众也缺乏对营养餐的正确认知,年轻人的高营养需求被普遍忽略,市场上更是缺少专门针对年轻人的营养餐品类。

事实上,受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的影响,大部分人群的营养摄入都不达标。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就曾指出:我国仅20%的成人能达到日均50g以上的全谷物及杂粮摄入量;国人的深色蔬菜摄入约占蔬菜总量的30%,未达到推荐的50%以上;国人禽畜肉摄入超标,但鱼虾摄入不足,仅有不到1/3的成人平均每天能摄入40g鱼虾。相较于报告给出的数据,时下饮食作息不规律的年轻人,营养问题更为严重!

2.png

假饿现象普遍存在,研发年轻人营养餐成当务之急

对年轻群体而言,缺乏膳食营养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隐性饥饿”,也被为“假饿”。明明中午吃得很饱,但每天下午还是总觉得想吃点什么;一顿正餐过后还想来点甜点解解馋…这些都是典型的假饿现象。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把膳食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称为隐性饥饿,而营养缺失时,人体就很可能会产生错误的饥饿感。

解决年轻人的假饿问题,是年轻营养餐的一个研发标准之一。而要达到这个标准,却并非易事,不同于奶茶等快销品类的配方和制作,营养餐对配方的要求极为严格,企业不仅要拥有专业营养学背景的研发团队,研发出符合受众营养需求的配方,还要做到配方中的材料都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吸收率。同时在储存和食用便利性上也要进行考量,要想进行年轻人营养餐的研发,需要企业具备极高的专业能力和完善先进的生产体系。许多品牌在这一步就已望而却步!

3.png

冬泽特医入局营养餐赛道,专研年轻人营养餐

年轻人对营养餐需求旺盛,而针对年轻人的营养餐市场却虚位以待。面对这种不对等的市场现状,特医领域的前发军冬泽特医选择率先入局,利用其在营养食品研发与生产上的优势,结合先进科学技术,推出了专门针对年轻人膳食营养不均衡的摇摇饭。

相比其它企业研发年轻人营养餐,冬泽特医作为专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在这方面则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冬泽特医与国内众多知名研究院、高校具有长期合作关系,并与国内外临床营养一流专家建立密切联系。旗下拥有多个营养配方专利,也拥有研发、生产、检测实力,在品质上更有保障。

4.png

据了解,冬泽特医品质生产的摇摇饭还兼顾了年轻人对口味、热量、便利性的需求,真正实现了更高营养,更低热量,可以完美取代高热量的下午茶和夜宵。冬泽特医研发人员也曾表示,摇摇饭是专属于年轻人的健康营养第四餐,旨在切实提升年轻人的膳食营养水平,从根源上解决假饿问题。

在高压、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年轻人已经很难均衡膳食营养,取而代之的是种类单一、高油高盐的外卖、方便食品,长此以往,身体发胖但体质却变弱,体内营养元素极度缺乏。因此选择一份专业科学的营养第四餐,来补充被忽视的膳食营养,对年轻人而言至关重要。在年轻人逐渐成为健康市场消费动力的情况下,冬泽特医摇摇饭的推出,就是宣告全民营养时代的到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