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险”是什么?有什么用?了解一下

我们常说“五险一金”,指的是养老、医疗等5项社会保险;自2016年起,我国开始在五险之外,试点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江苏省南通市医疗保障局二级调研员 顾忠贤:个人每年只需要缴纳三十块钱,我们医保基金也补贴了三十块钱,另外财政补助了四十块钱。

“第六险”是什么?有什么用?了解一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11-02 09:08
2021-11-02 09: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们常说“五险一金”,指的是养老、医疗等5项社会保险;自2016年起,我国开始在五险之外,试点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长期护理险被称为“第六险”。那么,长护险的投保人能得到哪些保障?实际推行中,又遭遇了哪些难题呢?

保障失能、半失能人群 提供服务或资金

今年49岁的山东济南市民夏海正在护理院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几年前,他突发脑溢血,身体完全失能,生活无法自理。济南市从2016年开始试点长护险制度,夏海就是直接的受益群众。

为满足各类失能人员的需求,济南市设立了家庭护理、养老院护理、医疗康复机构的专业护理三种护理服务形式,失能人员均可享受每月1800元到6600元不等的长护险报销待遇。

试点城市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筹资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64亿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超过4000万人。目前,我国有49个城市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各试点城市探索长护险作为独立险种进行筹资,从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人群起步,从其缴纳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中筹资,并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向长期护理机构购买专业的服务。

在江苏南通,长护险的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00元。

江苏省南通市医疗保障局二级调研员 顾忠贤:个人每年只需要缴纳三十块钱,我们医保基金也补贴了三十块钱,另外财政补助了四十块钱。

助力补齐长期护理服务短板 有待再发展

数据显示,面对日趋增多的护理需求,2020年,长护险定点的护理服务机构已有4845个,服务人员已达19.1万人。然而,一些地方仍存在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机构较少的情况。同时,市场准入、退出标准及考核指标等,也有待进一步规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王震:把钱筹起来了,但是你买不到合适的服务,我们现在的长期照护的这一个行业,它的规范化和它的标准化程度还比较低,要通过购买服务,来鼓励和支持引导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行业的一个发展。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