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必选营养第四餐,冬泽特医摇摇饭成抗假饿新宠儿

来源:东方网    2021-10-22 14:38
来源: 东方网
2021-10-22 14: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边熬夜宅家点外卖,一边营养保健品随身带……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现状,即使没办法保证健康的生活饮食,也丝毫不影响他们对养生的执着。90%以上的上班族都表示,自己想要每天亲自做饭,保证营养健康,但是苦于工作和生活节奏太快,力不从心!遇上压力大的时候就更需要高油高盐的美食去调节焦躁的情绪,不健康的下午茶、高热量宵夜也因此成为上班族的“续命”方式之一,膳食营养不均衡的问题愈发突显!

  说到营养均衡,很多人都会说,要想膳食营养均衡,就得吃营养餐。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营养餐”?当问到是否有考虑用专业营养餐来补充营养均衡膳食的时候,发现绝大多数人所理解的营养餐,往往是指明星减肥时专业营养师定制的饮食,虽可确保营养均衡却是普通上班族渴望不及的生活方式。而说到速食营养餐时,大多数人对这类食品的印象都还停留在给老年人或孕妇等特殊人群食用的阶段,却表示还未听闻有专门为年轻人或上班族定制的“营养餐”。

事实上,营养餐是基于营养科学原理和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而设计的健康饮食配方,并非老年人或特殊人群专属。尤其是在如今年轻人普遍亚健康的环境下,上班族在日常饮食难以保证营养摄取的情况下,借助营养餐均衡膳食,补足身体所需营养是极为便捷有效的一种方式。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营养餐是否真的必要?

答案是肯定的!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目前我国存在的营养健康问题中,膳食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并已经成为慢性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报告中还汇总了与主要健康结局风险降低相关联的膳食因素主要有:全谷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鱼肉、坚果、饮水(饮茶)等,而我国仅20%的成人能达到日均50g以上的全谷物及杂粮摄入量;深色蔬菜摄入约占蔬菜总量的30%,未达到推荐的50%以上;禽畜肉摄入超标,鱼虾摄入却不足,仅有不到1/3的成人平均每天能摄入40g鱼虾;约有40%的成人无法做到经常吃到适量的大豆制品。

膳食营养的缺乏不仅会增加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还会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许多上班族总是出现刚刚吃完饭,却还是感觉缺了点什么,忍不住要点奶茶蛋糕来份下午茶,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假饿——隐性饥饿”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营养导致的。

既然营养餐不是明星、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专属,那么什么样的营养餐才能满足上班族或年轻人的健康需求?

完美食代冬泽特医摇摇饭,专为青年白领设计的营养餐健康呈现!

为了解决年轻人尤其是上班族饮食营养缺乏的问题,冬泽特医旗下完美食代特研发了为年轻人设计的即食营养餐——摇摇饭,旨为弥补上班族营养第四餐的缺口。

由于营养餐对于配方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市面上较少有专业的营养餐产品,而冬泽特医得益于其在特医食品上专业的研发背景和成熟的工业体系,拥有独立配方实验室、药品级净化空间和自主检测机制,针对当代年轻人的营养缺口进行分析,在与无饿医院建立科研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研发,确保实现每一件产品的科学营养。

为此,完美食代作为冬泽特医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膳食营养品牌推出的摇摇饭,严格执行特医标准,不仅健康安全,还能针对性地补充当代年轻人所需营养,在吸收率和热量上也充分考虑到了年轻人对健康的普遍需求。

  营养全面饱腹感强,专业解决假饿问题

冬泽特医摇摇饭采用燕麦+抗性糊精的配方,优质碳水研发升级,双重抗糖碳水,升糖指数更低,持久扛饿,同时组合菊粉、低聚异麦芽糖,补充3重膳食纤维,添加3重益生元,改善肠道环境,促进肠胃蠕动,从根本上解决假饿问题。

美味解馋热量低,真正轻脂好吸收

冬泽特医摇摇饭内含大豆植物蛋白和浓缩牛奶蛋白,优质双蛋白结构,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相比常规蛋白质更易被人体吸收。

同时为了消除年轻人对于热量的顾虑,冬泽特医摇摇饭专研轻脂控卡配方,配方中的脂肪均来自天然谷物,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属于“良好脂肪”,有助新陈代谢,一袋的热量比薯片低220大卡,比一顿饭少60%能量摄入,更高营养,更低热量,营养扛假饿,控卡没负担。

便携即食更方便,补充营养不用等

食用时,既可以选择把摇摇果粒倒进粉袋冲泡着吃,也可以单独冲粉袋喝或者单独吃果粒袋。平时感觉饿了、想吃零食了,都可以吃上一袋,既补充营养,又解馋饱腹。

年轻一代虽然对身体健康关注度较上一代更高,但在实际生活饮食的习惯上却无法真正遵循“健康营养”的原则,因此选择冬泽特医摇摇饭作为营养第四餐,代替奶茶夜宵等不健康食物,补充身体所需的膳食营养,是构建良好身体素质的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健康基石。尤其对上班族而言,常备冬泽特医摇摇饭在身边,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抵抗压力,助力永攀事业高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