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展翅飞 区域活力足

俯瞰成都,一只巨大的“太阳神鸟”栖于天府新区,展翅欲飞。今年6月,随着天府机场正式投运,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轴线”上,在中国广阔的西部地区,从此拥有了一座崭新的开放门户。

神鸟展翅飞 区域活力足

来源:经济日报    2021-10-22 09:46
来源: 经济日报
2021-10-22 09: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俯瞰成都,一只巨大的“太阳神鸟”栖于天府新区,展翅欲飞。这就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今年6月,随着天府机场正式投运,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轴线”上,在中国广阔的西部地区,从此拥有了一座崭新的开放门户。同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大陆第三个拥有两座国际机场的城市。

2004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在中西部率先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之后年年攀升,最近10年,平均每3年就要迈上一个1000万人次的大台阶。2020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降飞机约31万架次,民航运送旅客4074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名列我国大陆机场第二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天府机场应运而生。“天府机场的投用,将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增加6000万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130万吨货邮吞吐量;二期工程完成后,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80万吨的需求。”天府机场企业发展部经理胡政江说,“天府机场的投用,不仅使成都航空服务能力大大提升,也使成渝地区国际国内航线更加完善。成都天府机场、成都双流机场与重庆江北机场将探索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方式,而且市场各有侧重,同时又整体提升双城地区以及我国西部地区航空服务能力和水平,对建强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具有重要意义。”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沿边不靠海,航空已成为成渝地区直接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主要方式。”天府机场航空事业部经理陈杨说,近年来,成都经航空运输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比超过70%,有一种说法叫“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在空中”,这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来说同样贴切。

新机场带来新机遇。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仅2公里,成都未来科技城已经引进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等产业,总投资超1000亿元。由中国民航局与四川省联合共建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是全国首个民航高新技术示范园区。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我国民航科研基础条件,加快集聚形成国际一流的民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步伐加快,四川、重庆两省市内联外通水平将逐渐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将更加优化。这将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国内通达、国际开放,从内陆腹地不断走向对外开放前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经济日报记者 钟华林)

(钟华林)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