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魏新返乡记:离开20年,曹县怎么就成了“宇宙中心”?

来源: 国际在线
2021-09-22 17: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离开曹县20年,它怎么就成为‘宇宙中心’了?”这是作家魏新重回老家曹县时发出的感慨。

曹县,山东省菏泽市的一个小县城,今年5月,突然因为一句“山东菏泽曹县666”的魔性口号火遍互联网,成为了互联网盖章认定的最新“宇宙中心”,甚至有不少网友笑称它在中国的排名是“北、上、广、曹”。

而网络爆梗之外,曹县近些年培育起的两大产业——汉服制作与木制品(主要是棺材)加工,则成为了这个小县城文化“软实力”的硬支撑。数据显示,市面上100-300元价位的汉服,大多都来自曹县。而曹县生产的棺材更远销日本,甚至占到日本市场的百分之九十左右。曹县在互联网上的“声名鹊起”,其实并不意外。

20年前从曹县离开后,魏新一直想回曹县看看,这期间,他慢慢成长为文化学者、《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魏新的不少文学作品都写到过自己的家乡,只不过多用“县城”来指代。对他来说,曹县从来不是什么“宇宙中心”,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小县城。

直到今年5月,他对故乡有了新的认知——当他准备回家看看的时候,发现有100多家媒体都在那儿,“咱一看这么多人就别添乱了”。

直到近日,他接受西瓜视频的邀请重回故乡,从文化学者的视角凝视曹县之变。他也借机当起了时髦的Vlogger(西瓜视频创作人),用视频记录、上传发布他的返乡记,也像“曹县”一样,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关注和讨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就感觉曹县的面貌基本上没有变化,它的变化只是每年更旧了一点。”魏新回忆道,那时县城其实就那么几条街,一条大街一条后街,没有公园、没有公交车,全都是自行车、毛驴车。那时特别向往外面的世界,一听“摩天大楼”这样的词就觉得特别震撼。

而今天呈现在他眼前的曹县,则令他惊讶。“来的这几天细雨蒙蒙,就感觉现在这是曹县吗,还是江南?”宽敞的柏油路,随处可见的公园步道,水清河畅,曾经的破旧曹县竟然变得诗情画意起来。

更让魏新感到欣喜的是,现在除了县城的面貌变化,年轻人的面貌变化也不一样了。“你现在看到很多年轻人他们自己创业也好,他们在曹县工作也好,精气神比过去好很多。”

在魏新的记忆里,过去的曹县年轻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丧”,现在都看不到了,“现在是很多年轻人脸上洋溢的都是那种向上的追求的,因为机会很多”。

这也是魏新心中,曹县“发展起来了”的重要原因。在他看来,故乡的发展和年轻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不过,发展起来的曹县,也让魏新心理多少有一点矛盾的感觉。作为一个离开故乡的人,当然希望再回去的时候故乡就像记忆里一模一样,正如那句话说的:“特别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他们脑海当中至少有一个家乡”。

借着这股乡愁,魏新曾写过一首《曹县,去哪儿了》——“石蛤蟆吊走了,磐石大厦没有了,大隅首,跃进塔,还是两个路口吗... ...曹县啊,它去哪儿了?”

不过重返故乡后,魏新很快就说服了自己。“像过去一模一样好吗?那我们顶多也就是唏嘘感慨一番。是唏嘘感慨重要,还是让故乡欣欣向荣重要?”

“肯定是后者重要嘛。” 魏新说。(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