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生态城“个性化”国际学校:回归教育本质 助力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源: 中国网
2021-09-17 10: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三年,一个周期。2021年9月,开学,武汉市中法新城外国语学校迎来了第三届学生,这是学校出发的第三个年头。

  立足在地文化特色

向“育人”教育出发

武汉蔡甸,有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经典故事,这里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知音文化之乡”,也是中法两国合作建设的第一个生态城。

2019年9月,武汉市中法新城外国语学校张开双臂迎来了第一批学生,立足打造“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精英教育典范学校,育“会健身、有教养、爱学习”的世界公民。

“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一个学生的成功、成才定义是什么?未来的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些问题,他在教学生涯中反复思考。

这个时代,不仅仅要“有学上”,还要“上好学”。时代在前进,人才的需求在更迭,家长对中高端现代教育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好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校长李悬在20年的教学经历中逐渐探索出问题的答案。

第一,爱、责任。有爱和责任一定会激发他的内驱力。

第二,有教养。根治于内心的教养,无须提醒的自觉,自我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关心他人为核心的善良。

第三,是爱学习。他们未来不一定能上好大学,为社会作出多大的贡献,但学习是终身的,国家要的人才也是多元的,所谓的人才,是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无限追求的精神。

教育,不是分数,更该回归教育本身。能不能办一所,既符合当地地域差异化,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化,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区的学校呢?

武汉市中法新城外国语学校有了自己的目标:培养“会健身、有教养、爱学习”的世界公民。

学校做的就是配备最优质的硬件、软件资源,做好“个性化陪伴”角色,为学生的全面素养发展提供最好的环境。

设计“学校”

个性化无处不在

2017年,第一批二十来位优秀教师从全国各地经过层层筛选进入学校,2019年首届学生正式进入校园,涵盖1-4年级,7年级。

在风光旖旎的中法生态新城腹地,从空中鸟瞰红色外墙的校园建筑,格外显眼。

家长们走进这所学校,能感受到这所学校有些不同,从理念到硬件设计,再到教育体系的规划,无一不注重个体差异化、个性化的考量。

学校施行的是一班二十多位学生的小班制,每间教室的课桌椅色彩、形状都不相同,可以由学生创意组拼,教室无讲台,学生跟老师能随时互动。

因为是寄宿学校,学生公寓打造成四室一厅,16个学生即分配两位老师,一位生活指导,一位学科教师陪伴阅读、作业、下棋……客厅安置了电视机,根据年级段不同播放不同的英文剧,营造沉浸式英语学习环境。

为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中发展能力、提升素养,学校装配有12个精英孕育中心集群——人工智能中心、语言训练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声乐钢琴艺术中心、实验探究中心、器乐舞蹈艺术中心、家政体验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运动健体中心、身心保健中心、造型艺术中心、演播艺术中心……

“信息化程度高。” 这是学校给人的印象,智慧黑板、弱电系统等信息化设备,无一不考虑周全。

李校长介绍,教务系统通过对比,引进了校宝在线。校宝在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功能,甚至细心考虑到家长顾虑,保护所有学生家长的信息安全。

昔日孟母不惜三迁住址,为的是给孟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学生进入校园,进的就是一个良好的、能激发他潜力和良好素养的环境。

李校长坦言,硬件基础的打造是容易的,难的是软件。围绕教学理念,一套适宜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案,和一支强大的精英教师队伍才是一个学校的中流砥柱。

与优质师资为伍

让学生习得品质修为

2019年,原来被另一所学校录取的学生家长在带孩子参观中法外校时,问了李校长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喜欢游泳,正在体校训练,请了教练,白天训练,晚上领回学校,她的学科课程是否能够跟上?”

李校长告诉这位父亲,孩子有这份爱好,你能每天接她游泳,我们就能做到每天陪她补课。这条路很辛苦,但我们会跟您一起陪伴,愿跟您一起承担。

一年过去,这位二年级的学生,获得了某锦标赛游泳比赛冠军,学科成绩一样没有落下。

全面素质教育,本身就是这所学校的特色。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校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推出3+X课程体系。22个班级,每个班开设有40多门个性化发展课程供。马术、皮划艇、野外生存、击剑、高尔夫、桨板、网球、编程……

这些个性化课程的师资匹配的是最顶级的教师团队。皮划艇老师是前世界冠军的师傅;管弦乐团的老师,是国家一、二级演员;冲浪教练是国家队队员、体能教练……

陪伴学生成长,培养学生习得良好的习惯,在习惯里培养优秀的品质,在学习过程里学会学习方法,激发他的潜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优发展区,为人生成长奠基。

2020年2月,开学典礼,身处武汉的李悬,不会忘记这段讲起来就泪目的情景。

2月10日,为了让学生、教师、家长更有开学的仪式感,他独自一人走进入寂静无人的校园,通过网络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开学典礼。升国旗奏国歌,隔着一个屏幕,将熟悉的校园通过网络呈现在师生眼前,学生代表、教师代表通过视频语音讲话。

中法新城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分布在美国、巴基斯坦、新加坡等七八个国家。

早在封城前,在一切未知的情况下,为了让学生准时上课,全员老师齐心协力提前做了准备,准备了口罩消毒水等物资,协调各方统计好学生所处地址,将课本、学习用品,包上保鲜膜,喷了消毒水,经过层层关卡,快递到学生家长手中。

得益于学校“信息化强项”,教育部一纸通知下来,“信息化教学”最快响应。

全校老师从20个平台甄选出操作最简单最适合的平台,花了7天时间全员测试,2月10日开学,到7月5日放假,146天实现全学科直播,全员直播,全程直播。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疫情这个突发事件,这支队伍的使命认同感被见证。学校这支由二十多位年龄在26-46岁的老师组成的师资队伍,更是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

今年“双减”政策一纸令下,李校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路:“双减”是好事,教育越来越规范化,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于未来,他表示,会有政策、地域、环境、家长、教育认同等多方面因素带来的种种挑战,一条不迎合市场的路本来就注定艰难,但他目光笃定,作为一个教育人,他会选择坚持对的方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武汉市中法新城外国语学校走至第三年,新一届学生走进校园,他依然寄语这400余名学生,希望他们能在这里遇见最好的自己。

森林火灾预防技术措施疫情背景下的寒假安全攻略警惕冬季小火亡人岁末年初如何把牢安全生产关?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七个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